書籍,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書籍,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書籍,是一盞明亮的生命之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人的一生中,需要讀的書太多太多,可我最喜愛的還是七歲那年,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爸爸送我的《成長·感恩的心》。那時,小小的我捧著一本厚厚的、大大的書,如獲珍寶般地笑了。雖然剛開始,書中的許多句子,詞語我都不大理解,但是隨著知識的積累,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明白了許多。這本書沒有太多色彩艷麗的插畫,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告訴我無數的道理,書中的幾百個故事,圍繞的卻是同一個話題——感恩。是啊,感恩,在當今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它卻是個永恒的話題。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不會感恩,那么,他將是個怎樣的人?
書中有一個片段我記憶猶新,講的是一個叛逆的女孩,獨自離家在外念書,卻從不肯回家看望一眼她那含辛如苦把她拉扯大的母親,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回到家,發現自己的母親已老態龍鐘,就連彎下腰來剪指甲都無能為力。她的腳上因為指甲太長,已經流出了膿水,女孩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以后的每個星期她都會回家為母親泡腳,剪指甲。看完這個故事,我淚流滿面,為女孩曾經的不懂事而流淚,也為女孩的最后的良心發現而流淚。
由此可見,一個人學會感恩是多么重要!這本書,引領我走時了神圣的殿堂,洗凈了我心靈的污垢。它是我人生路上一盞明亮的,永不熄滅生命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