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就是東漢末年最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在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以后就成為歷代相傳的修審理志的名篇,這就是《誡子書》的前世今生了。
《誡子書》在我們華夏各地都有余音,例如:湖北為了紀念諸葛亮亮舉行了萬人誦讀《誡子書》的活動;我們還看了一段視頻是誦讀《誡子書》﹑表演《誡子書》﹑歌唱《誡子書》這三種形式;還有在軍校的學生們們站得整整齊齊全校誦讀《誡子書》??上攵?,人們為了紀念諸葛亮給他的兒子諸葛瞻寫的家書,舉辦的活動是多么隆重啊﹗《誡子書》中的一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至今仍被很多人奉為座右銘。諸葛亮在家書中告誡兒子,要注意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他對兒子的期望,千言萬語只化作這五句話,而就在這僅僅的五句話中,是深藏了多少言語啊﹗我們現在又有誰有這么一位品格高尚、才學淵博的父親呢?
《誡子書》不僅僅是給諸葛瞻的一封家書,這也是諸葛亮對他自己一生的總結。我們也一起誦讀諸葛亮的《誡子書》,細細品味書中所蘊含的道理,也讓我們感受一下諸葛亮的一生吧﹗我們以后要做一個君子所擁有的品德的人;要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要依靠簡樸的作風培養品德;要看清世俗的名利,才能表明自己的心志;要身心寧靜,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要學習就要靜下心來,專心致志;想要增長才干必須刻苦學習;努力學習才會有廣博的才干;有志向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要珍惜時間,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