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詩句大家都可能很熟悉,可有誰知道它的真正含義呢?你們也許會說,無非就是讀了一萬本書,寫作就可揮筆即來。但它真正的含義并不是這樣的。
我的哥哥,姐姐學(xué)習(xí)很好,他們才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呢﹗他們每次一寫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不是去競賽,他們的本上總是讓老師圈圈點點,還被當(dāng)作范文在班上朗讀。哥哥、姐姐的有些作文還被評上了獎呢﹗我真為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呀﹗受到哥哥姐姐的熏陶,我從小就愛上了看書,甚至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了。正如高爾基說的那句名言: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有一次,我們期末考試,作文就是﹕藍媽媽和她的四個女兒。我一看到這個題目,心里大喜﹗因為在前天,我看了一本關(guān)于四季的好詞好句的書。開始寫作了,那些好詞好句如奔騰的江水飛瀉下來。最后,那篇作文得到了好評。這是,我理解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道理。雖說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不一定總是這樣。有些人讀過的書不下萬本,可學(xué)到的東西又有多少呢?他們大該只有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吧﹗一到寫作時就不知該寫些什么,以前讀過的東西全部忘的一干二凈。
他們讀過后不懂得反復(fù)思考,理解其中的奧妙,更不懂得牢牢記住,這和不讀又有什么區(qū)別呢?讀過萬卷書又頂什么用呢?讀書固然簡單,可從中學(xué)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古代人懂得了其中道理,寫作才會有靈感,寫出一篇好文章。讀書只有領(lǐng)略其中道理,才能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