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學農日記篇一
學校告知次日將赴基地學農三日。聞之后,吾等興奮不已。遂于前一夜收拾行囊,早早就寢。
翌日,吾等身著迷彩服,集隊登車前往。行程中,有人善謔,聞者無不捧腹。駛入村莊,村路細長曲折。路邊野草青青,蘆葦條條,樹葉飄紅,蘆花飛雪,秋景引人自醉。至基地,但見巍巍高樓矗立于路側,鱗次櫛比,煞是莊嚴。教官立于屋前,只見他高約六尺,面龐黝黑,雙目炯炯有神,頭戴軍帽,身材魁梧,軍姿畢挺,威風凜凜。見其威嚴,吾等不敢直視,心中暗懼,如若犯錯,懲罰肯定不輕。
野炊
日暮,吾等在空曠之地,壘灶備炊,各行其事:洗菜,刷鍋,起火,添柴,井然有序。眾人揀來枯木干枝入灶,將其引燃。霎時,火舌攢動,輕煙裊裊,金星飛舞,嗶卟之聲聞焉。見其勢,慌架鍋。掌廚者,曉曦也。但見她右手執勺,左手扶鍋,鍋中之菜上下翻飛,加入佐料,至熟可食。眾人啖之,夸不絕口,此等美味,未曾嘗之。吾等曰:“自食其力,過程雖苦,卻收獲良多,足矣!”飯后,已星滿蒼穹,抵宿舍,喜不成寐。
篝火夜
空地上,松木已架如塔狀,炭火俱備,點燃篝火。霎時,紅焰騰騰,灰煙漠漠,夜空不見星斗。四處焦香撲鼻,倒也別有風味。眾人環篝火圍成一圈,盡情歌舞。歌者或面露羞色,輕聲吟唱;或情緒激昂,高聲和曲,歌聲傳至云霄。舞者則邀同窗共舞,合著歌聲,手舞足蹈,動作夸張若群魔亂舞。風簌簌,蟲唧唧,火瑩瑩,星點點。眾人把作業拋之腦后,盡興歡樂今宵。
掘番薯
番薯,煮熟后香甜可口,乃人間美食也。以往所見,或在菜籃,或在飯桌。今親手挖之,實屬萬幸。來到田間,領鋤獨掘,鋤頭到處,僅見薯藤根根,薯塊卻無影蹤。發力深掘,忽見土中有紫赤塊團,吾心大悅:有收獲矣!不料拔出視也,僅大半拳,吾又嘆之。蓋嫌其小,故投一旁。又掘,不料比前還小。心尚不甘之間,教官下令收工。余乃重拾棄薯,嗟乎!有勝似無。
學農日記篇二
哎,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是一天過去了。
今天是學農的第二天,也是我們班當家政的一天,說起家政,也就是我們全班30幾名同學要為其他班級以及26中的同學服務。
少了,又看不出效果。于是我和幾名手腳靈活的同學帶著艱巨的任務,與廁所展開了猛烈的基站,你掃、我拖,你沖、我刷,你呼我應,這仿佛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戰斗歌曲。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同學們的細心,賣力、合作而又帶著一絲危險下,完成了這項任務。從早上8點一直到11點,整整接近四個小時,上午的任務才告一小段落。
下午。我們依然重復著同樣的工作。辛苦勞累卻也興高采烈。鄉村的夜晚,伴隨著秋風蕭瑟,流進我們的袖口,不禁讓我想起了爸爸媽媽他們。此時此刻,他們的心和我的心仿佛被一根線系著,彼此都了解了對方在想些什么。如果那要是真的話,我會滿懷激情地說:“爸媽,你們不要擔心兒子,兒子在這里很好、很開心!
學農日記篇三
今天,是我們第二次在學農基地里學農。經過一上午的努力,我在學農基地里學到了很多知識。
明媚的陽光照在了我們同學們的身上,一陣陣微風吹散了我們的炎熱,一條小河在我們身旁“叮叮咚咚”的流著。
今天早上第一節課是果樹栽培。我的到的任務是挖溝渠。我拎起鋤頭,一把砸了下去,鋤頭深深的嵌進了泥土里。我用力一拉,把土拉出了地里。漸漸地,我身旁的土越堆越多,時不時還有蚯蚓還有冒出頭來,似乎在對我說加油。
我用盡了力氣,向專跟我作對似的,像千斤頂一樣,一直不肯出來。老師走過來對我說:“用杠桿原理可以省力。”我聽了,茅塞頓開。一翹、一拉,一下子就把石頭拉了出來。我連用了這個方法,不僅省了力氣,還可以提加工作效率。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中午了,我也累得筋疲力盡。我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這片金黃的土地,回寢室休息了。
學農日記篇四
分配好工作后我們就各自開始工作了,我先去洗米,我先將水倒入裝米的盆里,便開始淘米。我的手就像攪拌機一樣在盆里沿著盆邊轉來轉去,直到盆里的水變得透明為止。
將米放入鍋里后,我便開始和蘇珩一起燒火了,可是火一直點不著,于是我們只能求助老師。后來老師交給我們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將燒著的火柴放在火柴盒里,讓火柴盒燒起來,然后再將點著的火柴盒和麥子還有木塊一起放進爐灶里就行了。火點著后蘇珩將點著的木頭放進另一個灶里,讓另一個灶也燒著。
后來等一個灶上的飯蒸好后,我把正在燒的麥子和木塊一起放進剩下的一個正在燒菜的灶里。可當木頭和麥子放進去以后,火卻熄滅了。我們都束手無策,就在蘇珩要再次去求助老師時,我發現在一根木頭下面還有一團小小的火苗在燃燒,我馬上有了主意:我用易燃的麥稈引著了火苗,再將燃燒的麥稈放在灶中熄滅的麥稈上,就這樣,火又成功燒了起來。之后我不時將之前灶里火燒剩下的木炭用鏟子鏟出,并倒入正在燒菜的灶中。而灶里不斷地冒出白煙來,熏得我眼淚不停地流出來,而且里面還有一氧化碳,這煙簡直就是催淚瓦斯啊!于是我和蘇珩還有一個小助手輪流換班,每隔5分鐘換個人,讓大家充分休息,不會一氧化碳中毒。
終于,在我們不懈努力下,一桌菜終于出鍋了,一共八菜一湯,這可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啊!
做出來的菜吃在嘴里,有一絲甜甜的味道,不知道是因為太餓了,還是因為這是我們共同努力而得到的特殊味道,不過還真是應證了一個成語:“苦盡甘來”啊!
學農日記篇五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我們翠苑二小四年級全體同學離開了父母的臂膀,離開了鋼筋水泥的城市,來到了充滿自然氣息的德清中小學生實踐教育中心參加學農實踐活動。
第一天,我們一到目的地先換上一件迷彩服,放下行李就到農業園舉行了簡單的開營儀式后迎來了第一個活動——野炊。走進農業園,清新的泥土氣息撲鼻而來,一大片田地中有很多的農作物:有綠油油的花生、金燦燦的稻谷,還有白茫茫的棉花。我們興奮的來到野炊一區,開始自己動手做午餐。老師先給我們每組下發了食材,大家便迫不及待的開始了自制大餐行動。我們組共有九人,我們分工合作,有的淘米,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我的工作就是一伙夫,負責生火。千萬可別小瞧這一工作,一桌好菜,可離不開他。今天可是讓我好好體驗了一回。從生火說起吧,我先往灶頭里塞進幾根木柴,點燃一根火柴扔了進去,不一會兒火柴滅了,我又點了第二根、第三根,火柴都是一會兒就滅了,木材柴仍然紋絲不動,一點沒有要燃燒的樣子。我皺著眉頭,心里焦急了起來:“為什么點火也這么難,平時燒個紙不一下就點著了嗎?今天是不是這柴太粗了。”我回頭看了下另一組,他們在撿干稻草,我突然明白了,是少了助燃物。于是我也找了許多干稻草墊在木柴下,把點燃的火柴扔在稻草上,火一下就著了,草越燒越旺,紅紅大火引燃了木柴,我生火成功了。不一會飯菜香氣四溢,吃著同學做的飯菜,我覺得特別好吃。
飯后,我們又在老師的指導下種油菜、拔蘿卜、墾地、割水稻。時間飛逝,一下就到了晚上,我們還開了晚會,大家跟著音樂手舞足蹈,都玩得很開心了。晚上熄燈睡覺時,不時有蟲鳴聲在耳畔響起,伴我們進入夢鄉。
第二天清晨,枝頭的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就像鬧鈴一樣叫醒了我們,初升的紅太陽放射出溫暖的光芒照耀著我們,指引著我們奔向田野。今天我們認識了棉花、種了花卉,還挖了花生和番薯。讓我經歷了人生中許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看到棉花,原來棉花是這么新奇而美麗。遠遠望去像冬天那一朵一朵的白雪落在枝頭,走近一看,像一朵朵白色的玫瑰花。成熟的棉花從棕色的外殼里脫殼而出,雪白雪白的,摸上去軟軟的,令我愛不釋手。
第一次挖花生,花生地里一大片綠油油的葉子在風中搖曳,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在波濤翻滾。我沖進地里,拔起來一顆花生,連根帶泥,哇!好熱鬧的一家子,一串大大小小的花生,有的分兩節,有的分三節。雖然它們外皮上有許多的黃泥疙瘩,但是我還是忍不住的剝了一顆往嘴里塞。今天我領略到了豐收的喜悅,真帶勁。
這次學農我經歷了許多的第一次,學到了很多課堂里學不到的知識,也讓我增強了和同學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非常感謝學校和老師精心組織學農活動。
學農日記篇六
五下期末考試前,我和同學們參加了一次學農實踐活動。我們坐著大巴,來到了這次學農的地點洞橋營地。
今天是學農的第三天了,我們從營地走路到達了位于查口村的農業體驗點。當地的爺爺奶奶熱情地招待了我們。天下著雨,一路走來,我們的雨披雨鞋都濕了,連褲腳也濕了。休息了一會,爺爺奶奶就叫我們下地摘蔬菜了。我摘過草莓,還從沒摘過蔬菜呢!
終于來到了農田里,地上一片泥濘。我一不小心絆了一跤,險些摔倒。我的鞋底沾滿了泥,我連忙踩進一堆野草中。我小心翼翼地走進莧菜地里,奶奶用一口標準的富陽話提醒我:摘莧菜的時候,不要連根拔起。要先用指甲將菜柄掐斷,再用手拔起來。我依樣摘了好幾棵莧菜,放進菜籃里。雨水滴在莧菜上,顯得晶瑩剔透,讓人感覺莧菜十分新鮮。
除了莧菜,我們還摘了茄子、四季豆,挖了土豆。從農田里出來,鞋子上滿是泥,走起路來沉甸甸的。奶奶教了我們幾個擦去鞋泥的好辦法:摘一棵無毒的植物,然后像抹布一樣往腳上擦;或者,將腳伸進一個草叢中,然后用力摩擦,就可以擦去泥了。
回到家里,大家開始一起準備午飯。我們打算做一道蔥香土豆餅。生的小土豆皮很難剝,我們先將土豆煮熟,皮就好剝多了,只要撕開一個口子,然后輕輕一擠,土豆的衣服就脫去了。我們一會兒就剝好了兩大盤。奶奶示范了一個標準的拍土豆姿勢:用刀的側面,不偏不倚,不輕不重地將土豆拍成餅。我們排隊一個一個拍土豆。有一位同學掌握不好力度,用力小了,土豆調皮地維持一個土包的樣子;用力大了,土豆就成了碎末。奶奶就再次細心地教。他試了幾次,終于拍出了完美的土豆餅。準備好椒鹽和小蔥,就可以起油鍋了。先將灶膛里的柴火調小,把菜籽油倒入大鍋中,然后將土豆餅一個一個放入鍋中,用小火慢慢地煎炸。等一面略略焦黃了,就翻面。最后,撒上椒鹽和蔥花,用鏟子攪拌均勻,香噴噴的土豆餅就可出鍋啦!我和幾個同學忍不住偷偷嘗了一小塊,嗯,自己做的,吃起來格外的香!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我從小就會背。通過這次學農,我體驗到了食物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不能浪費。
學農日記篇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為了能讓我們體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老師帶我們去當小農夫,大家高興得手舞足蹈。
坐在大巴車上,車窗就像電視機一樣播放著窗外的風景。一個小時后,我們就來到了目的地——德清中小學實踐基地。
學農活動在我們小組自助野炊中拉開序幕。鮑勃軒、楊云哲和我負責生火,戴子曦負責剝大蒜,李鈺晨負責剝蝦仁,王玉軒、吳選淇負責洗菜、切菜,朱宇辰負責燒菜……大家忙得熱火朝天。“不得了了,著火了!”不知誰大喊一聲,原來是我們灶臺的煙囪上著火了,我們連忙放慢了添柴的速度。開始燒菜了,朱宇辰像個大廚,熟練地把雞翅放進鍋里,倒上醬油,放點鹽,再用鏟子把雞翅翻個身,一道香噴噴的紅燒雞翅就做好了。我們還做了豆腐細肉湯、醬香蝦仁……吃著親手做的飯菜,真是特別美味。
學農活動的第二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摘棉花”活動。“快看,這就是棉花”,我第一次親眼看到雪白的棉花長在一米多高的枝干上。我把它連殼一起掰下來,棉花的殼黃黃的,很硬;現在殼已經裂開了,白白的棉花露出來,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探出了小腦袋。棉花地里的棉花已經所剩無幾了,我東尋西找只找到了兩朵棉花。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兩天的學農活動結束了,“勞動最光榮”,這是學農活動給我的感受。
學農日記篇八
哇哈哈!今天我們去鎮上!!!
早早起床,準備好后,let’go!!向鎮上邁進!!
呃……40分鐘的山路把我的豪氣全都消磨了。終于到了鎮上。所謂的鎮上,也就是一條街道通到尾,周圍有很多小商店。
我和孫一路上聊天,把她晾在一邊了。多少讓我有些愧疚,于是到了鎮上我問了她很多問題。比如多久來一次鎮上,一般干點什么,都有什么地方玩等。后來在路上大概碰到熟人了吧。她停了下來和那和藹可親的叔叔聊了一會兒,噼里啪啦說了n多,很抱歉我一句都沒聽懂。依稀聽懂了幾個關鍵字:“下田”,“拍照”,“城里”,“農村鄉下”……大概就是要我們記錄下我們這些城市小孩在農村里的生活吧。我裝模做樣地點點頭,她也敷衍了幾句就趕快抽身走了。
接著我,孫,她和她弟弟去拍大頭貼。她弟弟在我的帶領下,發展了一特殊愛好,并且將其發揚的極具我的風范——搶鏡頭!照片看效果的時候,孫和她就會驚奇的發現,后面或旁邊會神氣地多出一雙手或一個頭什么的。孫都快抓狂了,我和她弟弟到是玩的不亦樂乎。耍寶完畢,照片打印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其實我和孫來鎮上的目的是要買零食。對于我們來說,沒有零食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尤其在這里,吃睡都不習慣,買點零食回來也算是消遣吧。這里的超市也就是我們那邊稍微大一點的雜貨店的規模。我和孫想買的東西好多都沒有。無奈,只好多買了點餅干。
在超市我們看到了她經常給我們吃的那種酸酸甜甜的棒棒糖,一毛錢一根,她爸爸每天也只帶兩根,我一根孫一根。于是孫抓了一大把。她的弟弟大概也有很多想買的,可是徘徊了很久還是什么都沒拿,我們跟他說:“喜歡什么拿,我們來買單。”結果只顧著自己買,把他給忘了,回來的時候才發現他兩手空空,可是她卻只買了一個西瓜和兩個雞腿,顯然都是為我和孫買的。
被城市污染過的我們,自私已深深烙進了骨子里。
這幾天,他們家的飯菜也越來越適合我的口味。記得剛來的時候,她家的菜又辣有咸,可是這幾天幾乎沒看到什么辣椒了,因為之前我有跟他們說過我們不喜歡吃辣的。
我們缺少的,也許就是這種為他人著想的習慣……
學農日記篇九
今天是學農的第四天,明天就要回家了,我有些不舍,是啊,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早上起床結束了頭疼的跑操之后,我們開始了今天的第一個項目:豆腐制作。老師在門外先給我們分了六個小組,一進教室門,我們就看見墻上寫著“做人要像豆腐一樣方方正正,冰清玉潔。”首先,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些關于豆腐的小故事,隨后就開始教我們制作。首先,把洗好的豆子放進石磨里,一邊磨一邊放,將磨好的豆汁和其他小組的合在一塊兒,再將其倒入鍋中,煮一會兒,再將煮好的豆汁倒入大桶中,然后老師叫了我和其他四名同學上去幫忙,四名同學撐起一張大網,蓋在鍋上,我負責把豆汁倒入鍋中,透過網來過濾掉豆渣,再將過濾好的豆汁煮一會,就成了新鮮美味的豆漿了。隨后老師又將另一鍋豆漿制作成了豆腐,撒上了調料,味道別提有多好了。
吃完午飯后,我們開始了第二個項目:消防演練。老師先給我們看了四個小短片,講述了一些消防知識,隨后開始了實踐活動。首先,老師讓我們撲滅煤氣罐上的火,老師先將煤氣打開,再用火機點燃,火就升了起來,隨后老師拿了一塊濕手帕,將其擰干,再搭在手上,迅速蓋在噴氣口上,再扭緊閥門,火就被撲滅了。老師讓我們自己操作時,沒有一個人趕上的,知道一個同學試完之后,草陸陸續續有同學上去,也有同學閥門擰錯了位置,或直接噴了出來,差點燒著同學,辛虧老師將火撲滅,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接下來,老師又教了我們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先將滅火器上下顛倒幾下,在看準氣壓表,當氣壓合適時,再拔開安全栓,對準火焰,就可以噴了,老師找了24名同學上去演示,到我的時候,我一下子把火撲滅了,我也贏得了大家的掌聲,但光陰似箭,演練也結束了,同學們也下課了。
到了晚上,我們又舉行了篝火晚會,同學們齊聚一堂,唱歌表演,內容豐富,當結束時,我們個個累得精疲力竭,早早睡去了。
一天,還有一天,看來,學農生活真的要結束了。
學農日記篇十
今天,是我學農的第一天,最有意思的就是下午的野炊活動。
中午吃完飯,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談論起野炊的事兒。我在家里就像一個“小公主”,什么事兒也不干。更不要說做飯了。這次可要不做飯還要高難度的野炊,還要自己生火,這一聽,不禁讓我膽戰心驚!
到了下午,那些會做飯的同學胸有成竹地上了“戰場”,而我們這些什么都不會做的同學,只有在旁邊打下手。大家都熱火朝天的忙著,大廚為我們烹飪這一道道美味佳肴,切菜的同學這在努力發揮自己的刀法,生火的同學熟練地操縱著火候。我洗好米也不空閑,幫忙洗碗,打掃阻力的衛生,幫大廚運食材,發揮出我最大的本領。“快洗!快洗!”組長發出命令。我和林晶宇把袖子卷起,沖著一大堆盤子發起進攻。
我們先在盤子里倒上洗潔精,在用清潔球死命的擦,一點污漬都不放過。再用清水不停地清洗。洗完后,把干凈的盤子運到桌子上,給大廚用。
一盤盤美味佳肴出現在我們眼前,吃著自己做的飯菜,有說不出的甜味。這次野炊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品嘗到父母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