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沒有了精神,就像行尸走肉般,絲毫沒有生活的樂趣,也沒有遠大的目標,遇到問題就會知難而退。毛主席曾經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國家更應當有自己的精神。現在,我們要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喝彩,因為中國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隊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熱愛祖國”這幾個字人人都會說,實際做到的又比比皆是。當祖國在遭遇危難的時候,愛國的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不是自己的小家是否會受到損失,而是想到要挺身而出,保衛祖國,捍衛祖國的尊嚴。每當這時,我就想起了在獄中成就了《可愛的祖國》的方志敏。方志敏在1935年1月29日由于叛徒的出賣,不幸被捕。敵人見方志敏不肯投降,便用艱苦的生活考驗方志敏:給方志敏吃發霉的飯,里面還有谷殼和沙石;給他住的牢房陰暗潮濕,老鼠滿地跑,臭蟲爬滿墻,虱子布滿被褥……這樣艱苦的生活環境并沒有催毀方志敏堅強不屈的意志,敵人只得用酷刑折磨他。但這一切都沒有讓敵人得逞:方志敏自始至終也沒有透露一點黨的機密。后來,方志敏又利用寫口供的機會,用自己的心血寫了《可愛的祖國》《清貧》等作品。生活在今天的幸福時代的我們,一定要繼承方志敏的愛國精神!
團結統一離我們并不遙遠: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大地震,地震給四川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但是,中國人民并沒有倒下,他們的表現震驚了全世界--一名美國記者在報紙上發表評論文章說:“中國人一瞬間由一盤散沙凝聚成了‘鋼板’一塊,真是太可怕了!”這塊“鋼板”中,有國家領導人:災難發生后,他們立即趕赴現場為受災群眾排憂解難;有我們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們用血肉之軀開辟道路,在第一時間把遇難群眾從死亡的懸崖邊上拉了回來;有所有的中華兒女:他們掀起了募捐熱潮,從企業家到普普通通的農民和下崗工人,無不慷慨解囊。和平,是一個美好的詞語,充滿著祥和、安寧。和平,意味著世態平和,人民安居樂業。我們從小生長在和平年代,還不太明白和平的真正意義,不太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現在,中國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更加彰顯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精神。
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勤勞勇敢不是體力勞動者獨有的品質,社會各行各業的人都要辛勤勞作。正如古人所說:“業精于勤,荒于嬉。”任何人做任何事,要想做好,都不能不與勤勞、勇敢交朋友。90歲的愚公召集全家人一起移山開路,幾代人不曾停歇,最后愚公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便令天兵天將把山移走了。愚公身上這種持之以恒的勤勞勇敢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隨處可見。
自強不息,是中國精神之一。所謂自強,就是不依賴別人,自己努力前進;所謂不息,就是不停止。有這種精神的人,會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一個勇往直前的人、一個永遠進步的人。一個人具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就能夠做到不怕挫折與困難,為目標執著努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了具有這種精神的人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能得到發展與壯大。井岡山時期,紅軍部隊糧食不夠吃,被敵人圍困,且敵我力量懸殊,但是軍民發揚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吃著粗糙的紅米飯,喝著南瓜湯,嚼著野菜,照樣堅持斗爭。也正是憑借著這種精神,中國工農紅軍才能在饑寒交迫中走出杳無人煙的草地和雪山,取得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
熱愛祖國、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