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書共成長,在一起,我覺得只要孩子讀書就好,作為家長的我,已經有足夠的知識了,可是我錯了。
尤其是最近,當一次偶然,我和孩子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和孩子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師的幫助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成全中,海倫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于殘疾人事業,四處募捐用以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并為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她曾周游世界各地,為殘疾人加油鼓勁。最終成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跡!她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話,那這將會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啊!
知識給了海倫力量,這力量正猶如一根接力棒又傳到我和孩子手上。作為一名孩子的家長,曾因孩子眼睛的不好,耳邊時常充斥著孩子學習的辛苦和做康復訓練的怨言,面對這些無形的壓力和學習任務,我們該怎樣去面對呢?是放棄這次艱難的攀登還是迎著困難勇往直前?讀了海倫·凱勒的著作,她又一次給了我和孩子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我堅信,只要我們永不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和信念,美好光明的未來一定屬于我們。
而這次和孩子共讀書,也讓作為家長的我,認識到了共讀書共成長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