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槎徑
木槎徑。清代。劉鶚。 我行木槎徑,樹木高蔽天。徑幽欲無路,樹老不記年。盛夏霜霰集,白晝雷雨懸。頭礙卑樹枝,足踏深澗泉。仰看咫尺間,半日不得前。方茲汗如雨,陡覺風凄然。行人謬調攝,疾病相纏綿。況苦乏藥物,病亦何由痊?古人號瘴鄉,于以待貶遷。予生果何為?自愧亦自憐。一官號持斧,從者多控弦。精神復矍鑠,手足多胝胼。據鞍氣愈壯,報國心愈堅。愿言早平寇,歸泛胥江船。
[清代]:劉鶚
我行木槎徑,樹木高蔽天。徑幽欲無路,樹老不記年。
盛夏霜霰集,白晝雷雨懸。頭礙卑樹枝,足踏深澗泉。
仰看咫尺間,半日不得前。方茲汗如雨,陡覺風凄然。
行人謬調攝,疾病相纏綿。況苦乏藥物,病亦何由痊?
古人號瘴鄉,于以待貶遷。予生果何為?自愧亦自憐。
一官號持斧,從者多控弦。精神復矍鑠,手足多胝胼。
據鞍氣愈壯,報國心愈堅。愿言早平寇,歸泛胥江船。
我行木槎徑,樹木高蔽天。徑幽欲無路,樹老不記年。
盛夏霜霰集,白晝雷雨懸。頭礙卑樹枝,足踏深澗泉。
仰看咫尺間,半日不得前。方茲汗如雨,陡覺風凄然。
行人謬調攝,疾病相纏綿。況苦乏藥物,病亦何由痊?
古人號瘴鄉,于以待貶遷。予生果何為?自愧亦自憐。
一官號持斧,從者多控弦。精神複矍鑠,手足多胝胼。
據鞍氣愈壯,報國心愈堅。願言早平寇,歸泛胥江船。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唐代:
岑參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夢里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夢裡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宋代:
郭祥正
暑雨收殘候,秋云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凈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暑雨收殘候,秋雲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淨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清代:
胡星阿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宋代:
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
肅靖王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磧雨頹逢箭鏃,戰場風急轉河蓬。
李陵望國臺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鵜泉外夕陽紅。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磧雨頹逢箭鏃,戰場風急轉河蓬。
李陵望國臺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鵜泉外夕陽紅。
:
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云亭。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雲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