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山帶瀟湘三峽圖送王紫詮使君之川南
題吳山帶瀟湘三峽圖送王紫詮使君之川南。清代。陳恭尹。 君不見雙流江漢岷山來,瀟湘九面衡岳開。大別山前神禹鑿,長江東走如轟雷。荊梁萬派此奔匯,溯流千里其艱哉。君持旌節川南路,一年理棹今方赴。涉盡人間翻覆瀾,瞿塘滟滪寧堪顧。吳生放筆為此圖,神光離合超有無。氣吞云夢者八九,筆挾造化為前驅。數峰便具萬仞勢,片帆直指蠶叢都。巴東三峽定遠近,耳邊似聽猿猱呼。魚腹八陣日在眼,峨眉古雪明高衢。錦水文章多哲匠,司馬楊王最其上。千篇更有浣花翁,兩表猶傳臥龍相。羨君此去得其源,繼美千秋豈多讓。即今吳生已入燕,送行反在君行先。君行向西伊向北,我獨南滯朱明天。人生聚散尋常事,所惜詩篇遠難致。作歌送君并索吳,新圖分寄西南隅。
[清代]:陳恭尹
君不見雙流江漢岷山來,瀟湘九面衡岳開。大別山前神禹鑿,長江東走如轟雷。
荊梁萬派此奔匯,溯流千里其艱哉。君持旌節川南路,一年理棹今方赴。
涉盡人間翻覆瀾,瞿塘滟滪寧堪顧。吳生放筆為此圖,神光離合超有無。
氣吞云夢者八九,筆挾造化為前驅。數峰便具萬仞勢,片帆直指蠶叢都。
巴東三峽定遠近,耳邊似聽猿猱呼。魚腹八陣日在眼,峨眉古雪明高衢。
錦水文章多哲匠,司馬楊王最其上。千篇更有浣花翁,兩表猶傳臥龍相。
羨君此去得其源,繼美千秋豈多讓。即今吳生已入燕,送行反在君行先。
君行向西伊向北,我獨南滯朱明天。人生聚散尋常事,所惜詩篇遠難致。
作歌送君并索吳,新圖分寄西南隅。
君不見雙流江漢岷山來,瀟湘九面衡嶽開。大別山前神禹鑿,長江東走如轟雷。
荊梁萬派此奔彙,溯流千裡其艱哉。君持旌節川南路,一年理棹今方赴。
涉盡人間翻覆瀾,瞿塘滟滪甯堪顧。吳生放筆為此圖,神光離合超有無。
氣吞雲夢者八九,筆挾造化為前驅。數峰便具萬仞勢,片帆直指蠶叢都。
巴東三峽定遠近,耳邊似聽猿猱呼。魚腹八陣日在眼,峨眉古雪明高衢。
錦水文章多哲匠,司馬楊王最其上。千篇更有浣花翁,兩表猶傳臥龍相。
羨君此去得其源,繼美千秋豈多讓。即今吳生已入燕,送行反在君行先。
君行向西伊向北,我獨南滯朱明天。人生聚散尋常事,所惜詩篇遠難緻。
作歌送君并索吳,新圖分寄西南隅。
唐代·陳恭尹的簡介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
? 陳恭尹的詩(1197篇) 〕
近代:
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雲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
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雲表,藹藹萃千祥。
明代:
謝榛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復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壯心懸。
石頭云逐東征馬,揚子波回北餉船。亂后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複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鬥壯心懸。
石頭雲逐東征馬,揚子波回北餉船。亂後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