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八月十五夜集長樂堂月大明常歲所無眾客皆歡。戲用伯恭韻作)
水調歌頭(八月十五夜集長樂堂月大明常歲所無眾客皆歡。戲用伯恭韻作)。宋代。李彌遜。 白發(fā)閩江上,幾度過中秋。陰晴相半,曾見玉塔臥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輪初上,天闕恍神游。下視人間世,萬戶水明樓。賢公子,追樂事,占鰲頭。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涼州。沈醉盡扶紅袖,不管風搖仙掌,零露濕輕裘。但恐尊中盡,身外復何憂。
白發(fā)閩江上,幾度過中秋。陰晴相半,曾見玉塔臥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輪初上,天闕恍神游。下視人間世,萬戶水明樓。
賢公子,追樂事,占鰲頭。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涼州。沈醉盡扶紅袖,不管風搖仙掌,零露濕輕裘。但恐尊中盡,身外復何憂。
李彌遜簡介
唐代·李彌遜的簡介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 ? 李彌遜的詩(498篇) 〕猜你喜歡
自吳城至馬當湖江八景 其三 瀑布 在匡廬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fā),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邃翁攜酒共飲懷麓堂二首 其二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