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唐代。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霄水在瓶。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唐代]: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霄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馀說,雲在青霄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士與僧的交往,為禪林平添了不少風流。此詩記述了詩人向一代高僧問禪訪道的逸事。此詩的詩眼在于“無馀說”與“嘯一聲”。大道無言,故無余說,既無馀說,便于月下長嘯,讓一個人的身、心、聲與大自然的峰、云、月完全融合為一體。詩中的“云在青(霄)天水在瓶”乃一名播千秋的絕句,引發了不少后世學人與禪子的褒贊。極有氣勢的當推宋僧北海心的吟偈:“云在青天水在瓶,平生肝膽向人傾。黃金自有黃金價,終不和沙賣與人。”好一句“黃金自有黃金價”,其豪情干天,可謂深得禪趣。
披云月下,崇岡長嘯,一直是前人悟證天地至理而無法言說時所鐘愛的一種抒懷方式。無論禪者還是道家亦或儒子,均明曉天人合一之大道,并從中得到法悅。元人葉頤有首詩便深具禪韻。詩中有小記,云:“七月望夕,予曳杖步月,直造峰頂,高吟朗詠,豁然長嘯,興盡而返。明日山下居人,咸言聞清嘯,驚醒塵夢者數十家。予因賦詩以紀其事云。”下面便是其詩:“藜杖策風輕,芒鞋步月明。鶴翻青徑影,猿度翠巖聲。草露沾衣冷,松泉漱石清。崇岡發長嘯,塵世夢驚醒。”無獨有偶,不僅東土的智者,便是大洋彼岸的覺者也深諳其中醍醐灌頂之妙。美國禪宗詩人加里斯·奈德(1930~),深得東方禪趣,他的一首《面對群山》用現代詩句詮釋了他對中國古代高僧們的禪趣的向往:“他爬到泛著泡沫的小河邊。他攀著峭壁而上。他把一根手指頭伸進水里,一直探到水池的深處;接著把雙手全部沒入水中。他把一只腳伸進池子。他扔石子兒進池。他雙手在水面拍擊。他起身,昂首高呼,面對急流、群山,雙手上舉,狂嘯三聲。”如此筒筆白描卻如此細膩入神,真可謂三昧之作。
唐代·李翱的簡介
唐趙郡人,或作成紀人,字習之。涼武昭王之后。登進士第。始授校書郎,累轉國子博士、史館修撰。性剛急,議論無所避,常謂史官記事不實。執政雖重其學,而惡其激訐,故久不遷。后授考功員外郎,拜中書舍人。歷山南東道節度使。卒謚文。始從韓愈為文章,辭致渾厚,見推當時,有《李文公集》。
...〔
? 李翱的詩(8篇) 〕
明代:
黃省曾
四十時,履方砥節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翱翔,龍樓佳宴飛玉觴。
歸來意氣何洋洋,艷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
四十時,履方砥節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翺翔,龍樓佳宴飛玉觴。
歸來意氣何洋洋,豔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
:
于玉班
檐櫳午寂,正陰陰窺見,后堂芳樹。綠遍長叢花事杳,忽見瓊葩豐度。
艷雪肌膚,蕊珠標格,消盡人間暑。還憂風日,曲屏羅幕遮護。
檐櫳午寂,正陰陰窺見,後堂芳樹。綠遍長叢花事杳,忽見瓊葩豐度。
豔雪肌膚,蕊珠標格,消盡人間暑。還憂風日,曲屏羅幕遮護。
明代:
莊昶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
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云水狎鷗。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
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雲水狎鷗。
唐代:
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
釋懷深
有求皆是苦,眾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有求皆是苦,衆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明代:
胡應麟
衡陽七十峰,洞庭八百里。翛然五畝宅,結搆傍江汜。
仄徑穿藤蘿,層軒萟桃李。白云何英英,丹霞亦靡靡。
衡陽七十峰,洞庭八百裡。翛然五畝宅,結搆傍江汜。
仄徑穿藤蘿,層軒萟桃李。白雲何英英,丹霞亦靡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