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靈隱觀鴻漸寺記白香山泉碑
天竺靈隱觀鴻漸寺記白香山泉碑。宋代。韓淲。 靈隱天竺山,清流漱奇石。草木郁青蔥,巖洞耀丹碧。有時閑聯騎,盡日為散策。蕭條懷古心,髣髴問遺跡。勝士多去來,流年幾今昔。寺記喜逢陸,泉碑尚馀白。因知幽絕處,得之乃無斁。所以千載后,山名轉輝赫。二子有逸韻,煙霞本其癖。想當落筆時,無地著清適。嗟我復何人,長歌想英魄。
[宋代]:韓淲
靈隱天竺山,清流漱奇石。草木郁青蔥,巖洞耀丹碧。
有時閑聯騎,盡日為散策。蕭條懷古心,髣髴問遺跡。
勝士多去來,流年幾今昔。寺記喜逢陸,泉碑尚馀白。
因知幽絕處,得之乃無斁。所以千載后,山名轉輝赫。
二子有逸韻,煙霞本其癖。想當落筆時,無地著清適。
嗟我復何人,長歌想英魄。
靈隱天竺山,清流漱奇石。草木郁青蔥,巖洞耀丹碧。
有時閑聯騎,盡日為散策。蕭條懷古心,髣髴問遺跡。
勝士多去來,流年幾今昔。寺記喜逢陸,泉碑尚馀白。
因知幽絕處,得之乃無斁。所以千載後,山名轉輝赫。
二子有逸韻,煙霞本其癖。想當落筆時,無地著清適。
嗟我複何人,長歌想英魄。
唐代·韓淲的簡介
韓淲(biāo)(1159—1224)南宋詩人。字仲止,一作子仲,號澗泉,韓元吉之子。祖籍開封,南渡后隸籍信州上饒(今屬江西)。從仕后不久即歸,有詩名,著有《澗泉集》。淲清廉狷介,與同時知名詩人多有交游,并與趙蕃(章泉)并稱“二泉”。著作歷代書目未見著錄。史彌遠當國,羅致之,不為少屈。人品學問,俱有根柢,雅志絕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時事驚心,作甲申秋三詩,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 韓淲的詩(1760篇) 〕
宋代:
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裡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明代:
胡應麟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清代:
陳寶琛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
:
謝冶盦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
出岫閒云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
出岫閒雲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