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冢行
古冢行。宋代。畢仲游。 朝行古冢東,暮行古冢西。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游子今何之。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道傍古跡不可見,道上行人常役役。古人居今人必愛,今有古人人不識。面前和好兒女顏,背后往往張弓射。拂衣歸去非不會,無宅無田歸未得。長靴短笏隨眾人,斂首低顏為俗客。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緩行猶恐蹶??谥杏新曃磭L吐,咽入喉嚨化為血。君不見谷口鄭子真,又不見蜀中揚子云。子真老死耕巖石,子云嗜酒惟醺醺。丈夫窮達皆有命,萬事得失非由人。街頭沽販味雖薄,猶可賒來傾入唇。
[宋代]:畢仲游
朝行古冢東,暮行古冢西。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游子今何之。
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道傍古跡不可見,道上行人常役役。
古人居今人必愛,今有古人人不識。面前和好兒女顏,背后往往張弓射。
拂衣歸去非不會,無宅無田歸未得。長靴短笏隨眾人,斂首低顏為俗客。
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緩行猶恐蹶??谥杏新曃磭L吐,咽入喉嚨化為血。
君不見谷口鄭子真,又不見蜀中揚子云。子真老死耕巖石,子云嗜酒惟醺醺。
丈夫窮達皆有命,萬事得失非由人。街頭沽販味雖薄,猶可賒來傾入唇。
朝行古冢東,暮行古冢西。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遊子今何之。
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道傍古跡不可見,道上行人常役役。
古人居今人必愛,今有古人人不識。面前和好兒女顔,背後往往張弓射。
拂衣歸去非不會,無宅無田歸未得。長靴短笏隨衆人,斂首低顔為俗客。
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緩行猶恐蹶??谥杏新曃磭L吐,咽入喉嚨化為血。
君不見谷口鄭子真,又不見蜀中揚子雲。子真老死耕巖石,子雲嗜酒惟醺醺。
丈夫窮達皆有命,萬事得失非由人。街頭沽販味雖薄,猶可賒來傾入唇。
唐代·畢仲游的簡介
畢仲游,鄭州管城(今河南鄭州)人。宋宰相畢士安曾孫。初以父蔭補宗正寺太廟齋郎,熙寧三年與兄畢仲衍同舉進士。后又任集賢校理,權太常博士等。其歷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為官機敏干練、清廉獨慎,頗有吏才。但因受黨爭牽連,仕途不坦,坎坷一生。與司馬光、蘇軾等多有交游,工于詩文,其文章精麗、雄偉博辯,議論時政切中時弊。著有《西臺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
...〔
? 畢仲游的詩(215篇) 〕
宋代:
趙蕃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刪。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后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顏。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雲不敢刪。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後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顔。
宋代:
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後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元代:
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
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裡春。
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
聶紺弩
冰道銀河似耶非?魂存瀑死夢依稀。
一痕界破千山雪,匹練能裁幾件衣。
冰道銀河似耶非?魂存瀑死夢依稀。
一痕界破千山雪,匹練能裁幾件衣。
明代:
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明代:
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