邃經堂
邃經堂。宋代。李廌。 男子宜讀書,讀書須五車。紙腐唇自裂,豈為刳心魚。吾子少年時,青云得意初。英華發清端,賦筆凌相如。自試文石陛,竚召承明廬。孝隱二十年,復與志利疏。軒裳不掛眼,鐘鼓悅爰居。歸來邃經堂,志惟與道俱。架上數萬卷,偃仰時卷舒。使彼夙昔人,微言幸發攄。春洲生蘭苕,寒溪脫紅蕖。逍遙適所愿,未可詠歸歟。上方宵旰暇,夜殿誦子虛。
[宋代]:李廌
男子宜讀書,讀書須五車。
紙腐唇自裂,豈為刳心魚。
吾子少年時,青云得意初。
英華發清端,賦筆凌相如。
自試文石陛,竚召承明廬。
孝隱二十年,復與志利疏。
軒裳不掛眼,鐘鼓悅爰居。
歸來邃經堂,志惟與道俱。
架上數萬卷,偃仰時卷舒。
使彼夙昔人,微言幸發攄。
春洲生蘭苕,寒溪脫紅蕖。
逍遙適所愿,未可詠歸歟。
上方宵旰暇,夜殿誦子虛。
男子宜讀書,讀書須五車。
紙腐唇自裂,豈為刳心魚。
吾子少年時,青雲得意初。
英華發清端,賦筆淩相如。
自試文石陛,竚召承明廬。
孝隱二十年,複與志利疏。
軒裳不掛眼,鐘鼓悅爰居。
歸來邃經堂,志惟與道俱。
架上數萬卷,偃仰時卷舒。
使彼夙昔人,微言幸發攄。
春洲生蘭苕,寒溪脫紅蕖。
逍遙適所願,未可詠歸歟。
上方宵旰暇,夜殿誦子虛。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宋代:
方岳
自有詩來幾許詩,玉堂吹徹又茅茨。
阿誰不愛梅花句,未省梅花愛阿誰。
自有詩來幾許詩,玉堂吹徹又茅茨。
阿誰不愛梅花句,未省梅花愛阿誰。
清代:
呂兆麒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鉤。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
可憶婿鄉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鈎。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
可憶婿鄉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宋代:
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遊。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裡愁。
近代:
常燕生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
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
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明代:
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
蛟龍作雲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複希聖,視古猶視今。
:
林朝崧
小小茅亭短短籬,數畦秋色即生涯。君看布地黃金滿,便是陶家富貴時。
小小茅亭短短籬,數畦秋色即生涯。君看布地黃金滿,便是陶家富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