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張誾張閣見寄
次韻答張誾張閣見寄。宋代。李廌。 我思佳人在何許,太行之陽濟川上。結茆賦詩臨清流,我情搖搖日西向。盤谷秋來陰復晴,谷口與誰來耦耕。賣刀買犢便能爾,功名付之勃與平。嗟余追逐老閭里,吟詩作賦不直水。韋編鉛槧幸忘憂,甘與牛衣同臥起。相從當及壯年時,莫年多感定多悲。此身安歸送歸客,豈堪登臨行路岐。萬事紛紛戰蠻觸,不須白眼憎時俗。但愿如公無榮亦無辱,臨流賦詩老亦足。
[宋代]:李廌
我思佳人在何許,太行之陽濟川上。
結茆賦詩臨清流,我情搖搖日西向。
盤谷秋來陰復晴,谷口與誰來耦耕。
賣刀買犢便能爾,功名付之勃與平。
嗟余追逐老閭里,吟詩作賦不直水。
韋編鉛槧幸忘憂,甘與牛衣同臥起。
相從當及壯年時,莫年多感定多悲。
此身安歸送歸客,豈堪登臨行路岐。
萬事紛紛戰蠻觸,不須白眼憎時俗。
但愿如公無榮亦無辱,臨流賦詩老亦足。
我思佳人在何許,太行之陽濟川上。
結茆賦詩臨清流,我情搖搖日西向。
盤谷秋來陰複晴,谷口與誰來耦耕。
賣刀買犢便能爾,功名付之勃與平。
嗟餘追逐老閭裡,吟詩作賦不直水。
韋編鉛槧幸忘憂,甘與牛衣同臥起。
相從當及壯年時,莫年多感定多悲。
此身安歸送歸客,豈堪登臨行路岐。
萬事紛紛戰蠻觸,不須白眼憎時俗。
但願如公無榮亦無辱,臨流賦詩老亦足。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
黃浚
無匹匏瓜有嘆傷,輕云蔽月態難詳。只應攘腕歸神滸,付與春波照斷腸。
無匹匏瓜有歎傷,輕雲蔽月態難詳。隻應攘腕歸神滸,付與春波照斷腸。
明代:
王世貞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臺。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
廣陸奏清商,悲風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中懷。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臺。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
廣陸奏清商,悲風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中懷。
:
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明代:
楊士奇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
云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
雲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明代:
顧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遊。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明代:
王世貞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
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
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