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宋代。惟鳳。 東西望朔漠,姑射獨崔嵬。一片兩片云,終南太華來。根繞黃河曲,影落清渭隈。深澗飲渴虹,邃河生秋雷。古徑窮難盡。晴嵐撥不開。海鷗飛上遲,邊風勁觸回。傲隱非他古,依靈有奇才。曾生心若何,猿聲終夜哀。
[宋代]:惟鳳
東西望朔漠,姑射獨崔嵬。
一片兩片云,終南太華來。
根繞黃河曲,影落清渭隈。
深澗飲渴虹,邃河生秋雷。
古徑窮難盡。晴嵐撥不開。
海鷗飛上遲,邊風勁觸回。
傲隱非他古,依靈有奇才。
曾生心若何,猿聲終夜哀。
東西望朔漠,姑射獨崔嵬。
一片兩片雲,終南太華來。
根繞黃河曲,影落清渭隈。
深澗飲渴虹,邃河生秋雷。
古徑窮難盡。晴嵐撥不開。
海鷗飛上遲,邊風勁觸回。
傲隱非他古,依靈有奇才。
曾生心若何,猿聲終夜哀。
姑射山在山西省臨汾縣西北,即古之九孔山,九孔相通,又名石孔山。曾山人,隱居于姑射山中的一位讀書人。山人指隱居于山中者。惟鳳游姑射山,宿曾山人家,于壁上題此五言古風。這首詩用曲折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曾山人隱地的山川形勝,也贊頌了曾山人的高尚人品和卓越才華。全詩一氣呵成,由遠及近,由景及人,層次分明,開闔自如。
唐代·惟鳳的簡介
釋惟鳳,青城(今四川灌縣)人(《清波雜志》卷一一)。號持正。九僧之一。有《風雅拾翠圖》(《圣宋九僧詩·惟鳳》條下),已佚。今錄詩十五首。
...〔
? 惟鳳的詩(1篇) 〕
:
弘歷
西蜀及東魯,琴臺名紛然。此胡亦有之,跡傳闔閭年。
松風寫謖謖,峽水常湲湲。想彼三郎流,聽之早欲眠。
西蜀及東魯,琴臺名紛然。此胡亦有之,跡傳闔閭年。
松風寫謖謖,峽水常湲湲。想彼三郎流,聽之早欲眠。
唐代:
岑參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裡臨城牆。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裡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
明代:
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清代:
許傳霈
鹽宗祠石小香巖,迢遞朱闌映碧杉。春去猶開花爛漫,樓深慣聽燕呢喃。
曲池傍榭魚清數,洞石當門柳未芟。語罷鐘聲起鄰寺,半林落日已西銜。
鹽宗祠石小香巖,迢遞朱闌映碧杉。春去猶開花爛漫,樓深慣聽燕呢喃。
曲池傍榭魚清數,洞石當門柳未芟。語罷鐘聲起鄰寺,半林落日已西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