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鵲橋仙·乞巧樓空

      鵲橋仙·乞巧樓空

      [清代]:納蘭性德

      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jié)只供愁嘆。丁寧休曝舊羅衣,憶素手、為予縫綻。

      蓮粉飄紅,菱絲翳碧,仰見明星空爛。親持鈿合夢中來,信天上、人間非幻。

      鵲橋仙·乞巧樓空譯文及注釋

      譯文

      閑步信足,不覺已到前院。彩樓已然搭好,和去年此時(shí)的一樣:華麗的讓人眩暈得手足無措。然而,時(shí)過境遷,佳人早已不在,煢煢孑立的我看誰在這樣沉迷的夜乞巧!相必此情此景,就連漢宮秋月下夜夜笙歌的影娥池亦只能任憑一潭吹皺的池水空嘆了吧!我的心生出還旋寂寞的藤,沿著彩樓蜿蜒,零零落落,纏纏繞繞,糾糾結(jié)結(jié)。當(dāng)年你濯濯素手為我縫綻的錦衣華服始終不敢穿在身上——那都是滿滿的你笑顏如花的念想啊!我的侍從……!不關(guān)今日將如何忙亂,也一定要牢記我的叮嚀,千萬不要觸碰那些早已沉壓柜底的舊羅衫??!

      夜,無視我的抗拒,準(zhǔn)時(shí)地來到了。纖云弄巧,今夜的美我不忍享用。也罷,眾人皆沉迷于她錦袍緞裳不可企及的魅惑,那么就讓我,獨(dú)駕一葉扁舟,流淌在北海中央,許能尋回昨日你的倩影。我至親至愛的人哪,你是否看到菱蔓交纏,扯出粉蓮澀澀嬌羞。它娉娉婷婷,多像你!試圖握緊你的我的手落空了。抬頭仰嘆:璀璨的繁星啊,這良辰美景,亦不過你我想對!哦……那是你嗎?手持我送你的妝盒裊娜而至?故人誠不欺我也——!天上人間,你我之戀,彌久恒遠(yuǎn)……。

      注釋

      七夕:農(nóng)厲七舟七日之夜、俗稱七夕?!肚G婚歲時(shí)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平織女集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縷彩, 穿七孔針,或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網(wǎng)瓜上,則以符應(yīng)?!庇?,《東京華夢錄·七夕》云:“至初六、初七日晚,貴家多結(jié)彩于庭,謂之乞巧樓,鋪陣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騼和迷姡纱醭是桑傧懔邪荩^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nèi),次日看之,若網(wǎng)圓正,謂之得巧?!?,故七夕是為古代一大節(jié)日,此日除乞巧外,民間還有曝晾經(jīng)書,弄化生(用蠟作的嬰兒),即乞子,同時(shí)亦有乞富、乞壽等風(fēng)俗。

      影娥池:池名?!度o黃圖》謂:漢武帝于望鵠臺西建俯月臺,臺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宮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唐上官儀《詠雪應(yīng)詔》:“花明棲鳳閣,珠散影娥池。”

      丁寧:同叮嚀?!?/p>

      羅衣:軟而輕的絲制衣服。

      蓮粉:即蓮花。

      菱絲:菱蔓。

      翳:遮掩之意。

      鈿合:金飾之盒。

      盒:古作“合”字。古代女子以此為定情之信物。陳鴻《長恨歌傳》謂:“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庇?,李賀《春懷引》:“寶枕垂云選春夢,鈿合碧寒龍腦凍?!?/p>

      鵲橋仙·乞巧樓空鑒賞

        此篇約作于愛妻亡故之后,詞中表達(dá)了樓空人去,物是人非的傷感,又進(jìn)而生發(fā)出夢幻般的奇想。亦實(shí)亦虛、饒有浪慢特色。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gè)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yù),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shí)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gè)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dú)特的個(gè)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忍野八海詠懷

      熊盛元

      海底魚游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xiāng)愁爾許長。

      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元代方回

      飛鴻離魚網(wǎng),玉石有俱焚。

      冥冥豈無志,鬼物妒玙璠。

      踏莎行 曉陰

      近代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fēng)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大廟峽

      清代陶元藻

      天險(xiǎn)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題東皋

      宋代曾幾

      市聲俱不聞,野色良可喜。

      聽公北宅住,還我東皋子。

      訪湛甘泉翁上唐山居 其二

      明代王漸逵

      肩輿遙度越山崔,野色嵐光撥不開。古壁重留丞相記,綠陰高護(hù)尚書臺。

      馌耕濃向交畦聚,聽講云從獨(dú)鳥來。翻憶往年冬至夢,淳醪真飲石翁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