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云
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云。宋代。吳文英。 一曲鸞簫別彩云。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宋代]:吳文英
一曲鸞簫別彩云。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
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一曲鸞簫別彩雲。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
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一曲”三句,上片述一位女子與郎君分別時的哀傷。“彩云”,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詞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句。這里據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注》說:“彩云,指小萍,系歌女也。”女主人公說:“自從郎君用凄哀的鸞簫聲吹了一曲離別曲與我告別。在柳絮飄舞的分別處,我對郎君說:‘當你走了之后,我將不再打扮自己,從此鈿釵上會因沾了灰塵而失去光澤;那銅鏡也會因為不去拭拂而逐漸昏暗。’終于郎君離我而去,我久久地凝望著送郎遠去,以致身上飄滿了一身柳絮,將穿著的藍裙蓋得消褪了顏色,也還不忍離開這與郎君的分別處。”
“湖上”三句,下片寫女主人公盼郎忠于愛情,不生異心。此言“彩云”姑娘,去信告誡郎君:“希望郎君在西子湖畔不要沉湎在酒色之中,以致使我這個在‘江頭’天天望郎歸的‘倩娘’因相思而‘離魂’(即逝世),從而折斷了你我倆的相思紅線。”“倩離魂”,用《太平廣記》中“倩女離魂”典故,并與上句“西子”映襯。又說:“隨信我將把思君的胭脂淚封上,希望羈旅在外的郎君見信后能更加鞏固我倆的愛情。”
此詞或是作者追憶杭妾之作。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
宋代:
趙抃
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新秋雨過閒云卷,十里南山兩眼明。
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新秋雨過閒雲卷,十裡南山兩眼明。
清代:
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清代:
黃之雋
沿洲杜若,蔽石江蘺,荒廟幽馨惹。細花開向無人處,幾點自成風雅。
嫣紅淡赭。是暮雨、羅裙吹化。題贈他、真本離騷,盡付湘靈寫。
沿洲杜若,蔽石江蘺,荒廟幽馨惹。細花開向無人處,幾點自成風雅。
嫣紅淡赭。是暮雨、羅裙吹化。題贈他、真本離騷,盡付湘靈寫。
:
樓鑰
漕臺生處寢之床,叢桂還分一葉芳。
紅藥階邊懷老謝,桃花觀里憶劉郎。
漕臺生處寢之床,叢桂還分一葉芳。
紅藥階邊懷老謝,桃花觀裡憶劉郎。
宋代:
周密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云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雲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
明代:
高攀龍
千山皓兮方曉,五湖冰兮復雪。盡大地兮無瑕,如寸心兮不涅。
千山皓兮方曉,五湖冰兮複雪。盡大地兮無瑕,如寸心兮不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