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孫少述二首 其二
次韻孫少述二首 其二。宋代。劉攽。 為貧始愿仕,逢辰叨典州。樸直守故學,遲暮悲舊游。此邦詩書林,處士原憲儔。怪我何所為,千騎居上頭。君恩重泰山,未有毫發酬。遠慚遂初賦,清節第一流。桑榆不相遺,歡笑脫羈愁。
[宋代]:劉攽
為貧始愿仕,逢辰叨典州。樸直守故學,遲暮悲舊游。
此邦詩書林,處士原憲儔。怪我何所為,千騎居上頭。
君恩重泰山,未有毫發酬。遠慚遂初賦,清節第一流。
桑榆不相遺,歡笑脫羈愁。
為貧始願仕,逢辰叨典州。樸直守故學,遲暮悲舊遊。
此邦詩書林,處士原憲儔。怪我何所為,千騎居上頭。
君恩重泰山,未有毫發酬。遠慚遂初賦,清節第一流。
桑榆不相遺,歡笑脫羈愁。
唐代·劉攽的簡介
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說江西樟樹人。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
...〔
? 劉攽的詩(796篇) 〕
元代:
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明代:
孫傳庭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
元代:
姚燧
去歲君山孤棹游,如今盡室石城州。明年白發桑榆日,何地青山萸菊秋。
客氣已為強弩末,宦情空繞大刀頭。果成問舍求田策,未讓元龍百尺樓。
去歲君山孤棹遊,如今盡室石城州。明年白發桑榆日,何地青山萸菊秋。
客氣已為強弩末,宦情空繞大刀頭。果成問舍求田策,未讓元龍百尺樓。
宋代:
李流謙
五歲小兒初學涉,絕藝亦知天所賦。
想見九??傻挂?,已堪赤手擒猛虎。
五歲小兒初學涉,絕藝亦知天所賦。
想見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