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仲素寺丞歸灊山
送王仲素寺丞歸灊山。宋代。劉攽。 灊山隱居七十四,紺瞳綠發初謝事。腹中靈液變丹砂,江山幽居連福地。彭城為我駐三日,明月滿船同一醉。丹書細字口傳訣,顧我沉迷真棄耳。來年四十發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訪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宋代]:劉攽
灊山隱居七十四,紺瞳綠發初謝事。腹中靈液變丹砂,江山幽居連福地。
彭城為我駐三日,明月滿船同一醉。丹書細字口傳訣,顧我沉迷真棄耳。
來年四十發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訪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灊山隱居七十四,紺瞳綠發初謝事。腹中靈液變丹砂,江山幽居連福地。
彭城為我駐三日,明月滿船同一醉。丹書細字口傳訣,顧我沉迷真棄耳。
來年四十發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訪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唐代·劉攽的簡介
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說江西樟樹人。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
...〔
? 劉攽的詩(796篇) 〕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明代:
張岳
寂寞非人境,清虛愜道心。聽經猿入定,破夢鶴鳴陰。
刻竹題詩遍,望云懷古深。蕭蕭羞兩鬢,吾欲投吾簪。
寂寞非人境,清虛愜道心。聽經猿入定,破夢鶴鳴陰。
刻竹題詩遍,望雲懷古深。蕭蕭羞兩鬢,吾欲投吾簪。
:
林朝崧
小小茅亭短短籬,數畦秋色即生涯。君看布地黃金滿,便是陶家富貴時。
小小茅亭短短籬,數畦秋色即生涯。君看布地黃金滿,便是陶家富貴時。
明代:
張寧
遲遲松柏林,郁郁山水窟。依依久住人,宛宛舊游客。
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彼哉同州庸,華蘼何所擇。
遲遲松柏林,郁郁山水窟。依依久住人,宛宛舊遊客。
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彼哉同州庸,華蘼何所擇。
明代:
張元凱
十載登壇未二毛,將軍勞苦自功高。列營曾按先驅轡,下瀨嘗投后飲醪。
肘畔累累元鵲化,韔中矯矯是烏號。尉佗魋結猶南國,莫使塵埃蔽寶刀。
十載登壇未二毛,將軍勞苦自功高。列營曾按先驅轡,下瀨嘗投後飲醪。
肘畔累累元鵲化,韔中矯矯是烏號。尉佗魋結猶南國,莫使塵埃蔽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