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其二 和薌林居士中秋
水調歌頭 其二 和薌林居士中秋。宋代。張元干。 閏馀有何好,一歲兩中秋。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宋代]:張元干
閏馀有何好,一歲兩中秋。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
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
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閏馀有何好,一歲兩中秋。滕王高閣曾醉,月湧大江流。
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遊。看山兼看月,登閣複登樓。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
遐想薌林風味,甕裡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唐代·張元干的簡介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 張元干的詩(397篇) 〕
明代:
楊基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鬥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宋代:
楊萬里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從教節序暗相催,曆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宋代:
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近代:
常燕生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
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
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宋代:
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