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念祖臺 其三
吊念祖臺 其三。唐代。全祖望。 最憐生壙碣,有婦隔幽墟。未忍恝吾母,何嘗忘故廬。山攜敬亭色,篋秘石梁書。舊燕還無恙,巢痕半已除。
[唐代]:全祖望
最憐生壙碣,有婦隔幽墟。未忍恝吾母,何嘗忘故廬。
山攜敬亭色,篋秘石梁書。舊燕還無恙,巢痕半已除。
最憐生壙碣,有婦隔幽墟。未忍恝吾母,何嘗忘故廬。
山攜敬亭色,篋秘石梁書。舊燕還無恙,巢痕半已除。
唐代·全祖望的簡介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注》、《續甬上耆舊詩》、《經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 全祖望的詩(647篇) 〕
宋代:
劉攽
鄙夫平居常嘆息,薊門幽都皆絕域。安得猛士守北方,力排敵人復禹績。
田生手攜朔漠圖,丹書萬里之強胡。掛圖高堂素壁上,壯或陰山來坐隅。
鄙夫平居常歎息,薊門幽都皆絕域。安得猛士守北方,力排敵人複禹績。
田生手攜朔漠圖,丹書萬裡之強胡。掛圖高堂素壁上,壯或陰山來坐隅。
明代:
李夢陽
太峨西來通蜀門,瀘江北接武陵源。翁姑壽比江山永,縣北芙蓉似子孫。
太峨西來通蜀門,瀘江北接武陵源。翁姑壽比江山永,縣北芙蓉似子孫。
唐代:
盧照鄰
閑拂檐塵看,鳴琴候月彈。桃源迷漢姓,松徑有秦官。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羨君棲隱處,遙望在云端。
閑拂檐塵看,鳴琴候月彈。桃源迷漢姓,松徑有秦官。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羨君棲隱處,遙望在雲端。
:
歐大任
東望扶桑萬丈,此中佛日常明。登堂始識開士,儼然一古先生。
東望扶桑萬丈,此中佛日常明。登堂始識開士,儼然一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