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鄭毅夫移青社·中呂調)
天仙子(鄭毅夫移青社·中呂調)。宋代。張先。 持節來時初有雁。十萬人家春已滿。龍標名第鳳池身,堂阜遠。江橋晚。一見湖山看未遍。障扇欲收歌淚濺。亭下花空羅綺散。檣竿漸向望中疏,旗影轉。鼙聲斷。惆悵不如船尾燕。
[宋代]:張先
持節來時初有雁。十萬人家春已滿。龍標名第鳳池身,堂阜遠。江橋晚。一見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淚濺。亭下花空羅綺散。檣竿漸向望中疏,旗影轉。鼙聲斷。惆悵不如船尾燕。
持節來時初有雁。十萬人家春已滿。龍標名第鳳池身,堂阜遠。江橋晚。一見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淚濺。亭下花空羅綺散。檣竿漸向望中疏,旗影轉。鼙聲斷。惆悵不如船尾燕。
唐代·張先的簡介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 張先的詩(204篇) 〕
唐代:
貫休
中軍殺白馬,白日祭蒼蒼。號變旗幡亂,鼙乾草木黃。
朔云含凍雨,枯骨放妖光。故國今何處,參差近鬼方。
中軍殺白馬,白日祭蒼蒼。號變旗幡亂,鼙乾草木黃。
朔雲含凍雨,枯骨放妖光。故國今何處,參差近鬼方。
:
黃節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式閭過裡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竈,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宋代:
周文璞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
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
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雲入太清。
明代:
伍瑞隆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