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漢書》作
讀《漢書》作。唐代。劉知幾。 漢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奮飛出草澤,嘯咤馭群雄。淮陰既附鳳,黥彭亦攀龍。一朝逢運會,南面皆王公。魚得自忘筌,鳥盡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無遺蹤。智哉張子房,處世獨為工。功成薄受賞,高舉追赤松。知止信無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載后,擊抃仰遺風。
[唐代]:劉知幾
漢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奮飛出草澤,嘯咤馭群雄。
淮陰既附鳳,黥彭亦攀龍。一朝逢運會,南面皆王公。
魚得自忘筌,鳥盡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無遺蹤。
智哉張子房,處世獨為工。功成薄受賞,高舉追赤松。
知止信無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載后,擊抃仰遺風。
漢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奮飛出草澤,嘯咤馭群雄。
淮陰既附鳳,黥彭亦攀龍。一朝逢運會,南面皆王公。
魚得自忘筌,鳥盡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無遺蹤。
智哉張子房,處世獨為工。功成薄受賞,高舉追赤松。
知止信無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載後,擊抃仰遺風。
唐代·劉知幾的簡介
劉知幾(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舉進士。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開始擔任史官,撰起居注,歷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長安三年與朱敬則等撰《唐書》八十卷,神龍(705年~707年)時與徐堅等撰《武后實錄》。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與譜學家柳沖等改修《氏族志》,至開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四年與吳兢撰成《睿宗實錄》二十卷,重修《則天實錄》三十卷、《中宗實錄》二十卷。
...〔
? 劉知幾的詩(3篇) 〕
宋代:
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元代:
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甯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
弘歷
密點還疏點,冰心復水心。被田同暢悅,助景好探尋。
入沼無痕化,推篷有冷侵。不知誰戴氏,仿佛泛山陰。
密點還疏點,冰心複水心。被田同暢悅,助景好探尋。
入沼無痕化,推篷有冷侵。不知誰戴氏,仿佛泛山陰。
明代:
釋函是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里松。偶逢犢鼻叟,同聽石溪鐘。
驟雨不出谷,晴云隱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裡松。偶逢犢鼻叟,同聽石溪鐘。
驟雨不出谷,晴雲隱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
明代:
孫傳庭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
近代:
余菊庵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