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
和于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唐代。孟浩然。 韓公是襄土,日賞城西岑。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皇華一動詠,荊國幾謳吟。舊徑蘭勿剪,新堤柳欲陰。砌傍余怪石,沙上有閑禽。自牧豫章郡,空瞻楓樹林。因聲寄流水,善聽在知音。耆舊眇不接,崔徐無處尋。物情多貴遠,賢後豈無今。遲爾長江暮,澄清一洗心。
[唐代]:孟浩然
韓公是襄土,日賞城西岑。
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
皇華一動詠,荊國幾謳吟。
舊徑蘭勿剪,新堤柳欲陰。
砌傍余怪石,沙上有閑禽。
自牧豫章郡,空瞻楓樹林。
因聲寄流水,善聽在知音。
耆舊眇不接,崔徐無處尋。
物情多貴遠,賢後豈無今。
遲爾長江暮,澄清一洗心。
韓公是襄土,日賞城西岑。
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
皇華一動詠,荊國幾謳吟。
舊徑蘭勿剪,新堤柳欲陰。
砌傍餘怪石,沙上有閑禽。
自牧豫章郡,空瞻楓樹林。
因聲寄流水,善聽在知音。
耆舊眇不接,崔徐無處尋。
物情多貴遠,賢後豈無今。
遲爾長江暮,澄清一洗心。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明代:
畢自嚴
大夫矯矯龍鵠姿,才華氣節傾當時。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輪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繡斧,風凜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寧能希指濫網罟。
大夫矯矯龍鵠姿,才華氣節傾當時。惠文柱後豪右避,埋輪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繡斧,風凜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甯能希指濫網罟。
宋代:
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明代:
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雲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元代:
吳當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周禮樂,野服漢威儀。
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周禮樂,野服漢威儀。
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
宋代:
劉季孫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魚。無錢買釣艇,貌古常有馀。
遇人喜談笑,貰酒日不虛。浩歌出塵表,白鳥來徐徐。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魚。無錢買釣艇,貌古常有馀。
遇人喜談笑,貰酒日不虛。浩歌出塵表,白鳥來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