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見贈原韻 其二
和外見贈原韻 其二。清代。方蔭華。 親操井臼未全知,不見高堂白發絲。護惜猶思依母日,夢魂尚憶作兒時。故山已過貓頭筍,小院頻挑鴨腳葵。剪燭聽君談往事,敢忘先德自吾師。
[清代]:方蔭華
親操井臼未全知,不見高堂白發絲。護惜猶思依母日,夢魂尚憶作兒時。
故山已過貓頭筍,小院頻挑鴨腳葵。剪燭聽君談往事,敢忘先德自吾師。
親操井臼未全知,不見高堂白發絲。護惜猶思依母日,夢魂尚憶作兒時。
故山已過貓頭筍,小院頻挑鴨腳葵。剪燭聽君談往事,敢忘先德自吾師。
唐代·方蔭華的簡介
江蘇武進人,字季嫻。趙仁基繼妻。與夫唱和,時稱佳話。亦善鑒藏書畫。有《雙清閣詩》。
...〔
? 方蔭華的詩(10篇) 〕
明代:
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鬥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宋代:
劉克莊
但見盈城盈野,誰能去食去兵。
山東河北卷土,江右湖南失耕。
但見盈城盈野,誰能去食去兵。
山東河北卷土,江右湖南失耕。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明代:
王弘誨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清代:
龍啟瑞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時。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
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
未了看山願,城西住少時。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
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