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二樹畫梅歌
童二樹畫梅歌。清代。邵大業。 先生畫梅如畫龍,頭角鱗爪森玲瓏。千枝萬枝一氣下,奔走雷電驅長風。先畫大干如截鐵,細柯旋出搖青銅。凍皴堆作盤錯勢,拳曲臃腫驕蒼松。攘臂奮腕繞席走,筆欲落紙神飛空。須臾云氣滿四角,淋漓亂點寒花叢。澹者欲傍竹籬徑,艷者忽近珠簾櫳。繁英粲粲儼列屋,孤蕊脈脈嗟離宮。就中五出未全出,將開不開春沖融。踔厲奮發初掛敵,卒收險怪歸中庸。一時觀者齊叫絕,彭門刺史心則忡。憶昔曾作吳下守,討春直到東圌東。元墓石壁十里許,疏羅密織交纖濃。瞥眼一別十六載,索笑但有清夢通。間亭更憶林處士,俗骨欲換知無從。晴窗喜見大潑墨,置身如在孤山峰。始知先生有真宰,澹香清影常在胸。畫梅畫骨兼畫氣,破萬卷入青蒙茸。張之高堂日坐臥,縱有庚塵烏能攻。只恐破壁欲飛去,模糊雪海香濛濛。
[清代]:邵大業
先生畫梅如畫龍,頭角鱗爪森玲瓏。千枝萬枝一氣下,奔走雷電驅長風。
先畫大干如截鐵,細柯旋出搖青銅。凍皴堆作盤錯勢,拳曲臃腫驕蒼松。
攘臂奮腕繞席走,筆欲落紙神飛空。須臾云氣滿四角,淋漓亂點寒花叢。
澹者欲傍竹籬徑,艷者忽近珠簾櫳。繁英粲粲儼列屋,孤蕊脈脈嗟離宮。
就中五出未全出,將開不開春沖融。踔厲奮發初掛敵,卒收險怪歸中庸。
一時觀者齊叫絕,彭門刺史心則忡。憶昔曾作吳下守,討春直到東圌東。
元墓石壁十里許,疏羅密織交纖濃。瞥眼一別十六載,索笑但有清夢通。
間亭更憶林處士,俗骨欲換知無從。晴窗喜見大潑墨,置身如在孤山峰。
始知先生有真宰,澹香清影常在胸。畫梅畫骨兼畫氣,破萬卷入青蒙茸。
張之高堂日坐臥,縱有庚塵烏能攻。只恐破壁欲飛去,模糊雪海香濛濛。
先生畫梅如畫龍,頭角鱗爪森玲瓏。千枝萬枝一氣下,奔走雷電驅長風。
先畫大幹如截鐵,細柯旋出搖青銅。凍皴堆作盤錯勢,拳曲臃腫驕蒼松。
攘臂奮腕繞席走,筆欲落紙神飛空。須臾雲氣滿四角,淋漓亂點寒花叢。
澹者欲傍竹籬徑,豔者忽近珠簾櫳。繁英粲粲儼列屋,孤蕊脈脈嗟離宮。
就中五出未全出,將開不開春沖融。踔厲奮發初掛敵,卒收險怪歸中庸。
一時觀者齊叫絕,彭門刺史心則忡。憶昔曾作吳下守,討春直到東圌東。
元墓石壁十裡許,疏羅密織交纖濃。瞥眼一別十六載,索笑但有清夢通。
間亭更憶林處士,俗骨欲換知無從。晴窗喜見大潑墨,置身如在孤山峰。
始知先生有真宰,澹香清影常在胸。畫梅畫骨兼畫氣,破萬卷入青蒙茸。
張之高堂日坐臥,縱有庚塵烏能攻。隻恐破壁欲飛去,模糊雪海香濛濛。
唐代·邵大業的簡介
(1710—1771)順天大興人,字在中,號厚庵,別號思馀。雍正十一年進士。乾隆間歷黃陂知縣、開封府同知、蘇州知府,一度被劾去官。后又至河南,為開封知府,以河工事故降官,至江南為六安知州,官終徐州知府。所至有治績,而屢遭貶謫。能琴,工詩文。有《謙受堂集》。
...〔
? 邵大業的詩(2篇) 〕
:
汪石青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
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
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宋代:
方岳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
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儕七不堪。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
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儕七不堪。
清代:
焦循
重陽風雨遍揚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重陽風雨遍揚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明代:
吳孺子
湖上梅花出短墻,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
湖上梅花出短牆,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
元代:
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舊遊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