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趣樓雜詩 其六
滄趣樓雜詩 其六。清代。陳寶琛。 削竹為大榻,一僮負以趨。行就綠陰息,臨流看浴鳧。老牯浮鼻過,爾牧與之俱。荷箠各得蔭,謔笑緣茭蘆。吾亦忘其適,野風俄已晡。水蛙雜梵鼓,起立還斯須。
[清代]:陳寶琛
削竹為大榻,一僮負以趨。行就綠陰息,臨流看浴鳧。
老牯浮鼻過,爾牧與之俱。荷箠各得蔭,謔笑緣茭蘆。
吾亦忘其適,野風俄已晡。水蛙雜梵鼓,起立還斯須。
削竹為大榻,一僮負以趨。行就綠陰息,臨流看浴鳧。
老牯浮鼻過,爾牧與之俱。荷箠各得蔭,謔笑緣茭蘆。
吾亦忘其適,野風俄已晡。水蛙雜梵鼓,起立還斯須。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
宋代:
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明代:
朱元璋
憶昔雄師罷戰灰,開平猶有教軍臺。自從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來。
思起相從不憚役,想來奮戰愈增哀。有時夢里還相見,抱鼓聲中旗甲開。
憶昔雄師罷戰灰,開平猶有教軍臺。自從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來。
思起相從不憚役,想來奮戰愈增哀。有時夢裡還相見,抱鼓聲中旗甲開。
宋代:
釋了惠
烏藤橫占閻浮界,鼻孔直撐兜率天。
剛道化身千百億,一身猶自不完全。
烏藤橫占閻浮界,鼻孔直撐兜率天。
剛道化身千百億,一身猶自不完全。
宋代:
釋道潛
江南梅子已生仁,京國桃花始放春。氣候不齊雖可恨,一枝猶得見墻闉。
江南梅子已生仁,京國桃花始放春。氣候不齊雖可恨,一枝猶得見牆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