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叔節解元屬題張亨甫先生題寄按察公石田畫卷
姚叔節解元屬題張亨甫先生題寄按察公石田畫卷。清代。陳寶琛。 過庭耳熟姚張交,詩稿受寄更三朝。象賢抱持兵火際,卒就微祿為寫雕。棗梨捆載千里致,歸告家祭辭折腰。我尋棠茇后一紀,洄溯風義江天遙。晚丁澒洞再覯子,尚手此卷珍松寥。當時題贈事偶爾,世患騰遝來如潮。溪山勝畫孰竟隱,何地乾凈如僧寮?窮通修短等一覕,萬劫要恃平生要。百年可作大父行,故家文物猶票姚。
[清代]:陳寶琛
過庭耳熟姚張交,詩稿受寄更三朝。象賢抱持兵火際,卒就微祿為寫雕。
棗梨捆載千里致,歸告家祭辭折腰。我尋棠茇后一紀,洄溯風義江天遙。
晚丁澒洞再覯子,尚手此卷珍松寥。當時題贈事偶爾,世患騰遝來如潮。
溪山勝畫孰竟隱,何地乾凈如僧寮?窮通修短等一覕,萬劫要恃平生要。
百年可作大父行,故家文物猶票姚。
過庭耳熟姚張交,詩稿受寄更三朝。象賢抱持兵火際,卒就微祿為寫雕。
棗梨捆載千裡緻,歸告家祭辭折腰。我尋棠茇後一紀,洄溯風義江天遙。
晚丁澒洞再覯子,尚手此卷珍松寥。當時題贈事偶爾,世患騰遝來如潮。
溪山勝畫孰竟隱,何地乾淨如僧寮?窮通修短等一覕,萬劫要恃平生要。
百年可作大父行,故家文物猶票姚。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
明代:
李孫宸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余亦借箴規。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餘亦借箴規。
唐代:
劉禹錫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遊。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
明代:
林熙春
廿載南游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
云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廿載南遊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
雲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明代:
高攀龍
千山皓兮方曉,五湖冰兮復雪。盡大地兮無瑕,如寸心兮不涅。
千山皓兮方曉,五湖冰兮複雪。盡大地兮無瑕,如寸心兮不涅。
:
黃金石
甕頭骨醉傷心事,再世為貓恐未真。何苦當初持鷸蚌,坐令阿武作漁人。
甕頭骨醉傷心事,再世為貓恐未真。何苦當初持鷸蚌,坐令阿武作漁人。
宋代:
王安石
今年鐘山南,隨分作園囿。鑿池搆吾廬,碧水寒可漱。
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
今年鐘山南,隨分作園囿。鑿池搆吾廬,碧水寒可漱。
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