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秦小峴觀察贈別并以別謝蘊山方伯
次韻答秦小峴觀察贈別并以別謝蘊山方伯。清代。姚鼐。 我如行云向九州,飄然一往不可留。東南煙水一千里,掛帆曲轉楓林秋。西湖絕景四面好,北客拄杖十日游。夜月披襟倚湖檻,曉煙聽櫓搖湖舟。朅往山深友麋鹿,歸從水宿同鳧鷗。兩君豐采古賢伯,亦邀賓客探奇幽。孤山處士余所慕,香山玉局君之儔。四賢祠前共游舫,魚蟹菱芡新登篝。恪官事異元豐世,豈開魚鑰貪林邱。斜陽欲盡旌旆返,野人朝亦生離愁。從來佳處不可盡,安用萬壑窮兩眸。主人雖賢客當去,徑買輕舸隨北流。兩君各示七言妙,扣缶詎和編鐘璆。使君文章配旄節,漫士蹤跡同漂漚。敢期一事嗣前古,培堤去葑仰令猶。想公更游水深闊,倒浸南北山僧樓。
[清代]:姚鼐
我如行云向九州,飄然一往不可留。東南煙水一千里,掛帆曲轉楓林秋。
西湖絕景四面好,北客拄杖十日游。夜月披襟倚湖檻,曉煙聽櫓搖湖舟。
朅往山深友麋鹿,歸從水宿同鳧鷗。兩君豐采古賢伯,亦邀賓客探奇幽。
孤山處士余所慕,香山玉局君之儔。四賢祠前共游舫,魚蟹菱芡新登篝。
恪官事異元豐世,豈開魚鑰貪林邱。斜陽欲盡旌旆返,野人朝亦生離愁。
從來佳處不可盡,安用萬壑窮兩眸。主人雖賢客當去,徑買輕舸隨北流。
兩君各示七言妙,扣缶詎和編鐘璆。使君文章配旄節,漫士蹤跡同漂漚。
敢期一事嗣前古,培堤去葑仰令猶。想公更游水深闊,倒浸南北山僧樓。
我如行雲向九州,飄然一往不可留。東南煙水一千裡,掛帆曲轉楓林秋。
西湖絕景四面好,北客拄杖十日遊。夜月披襟倚湖檻,曉煙聽櫓搖湖舟。
朅往山深友麋鹿,歸從水宿同鳧鷗。兩君豐采古賢伯,亦邀賓客探奇幽。
孤山處士餘所慕,香山玉局君之儔。四賢祠前共遊舫,魚蟹菱芡新登篝。
恪官事異元豐世,豈開魚鑰貪林邱。斜陽欲盡旌旆返,野人朝亦生離愁。
從來佳處不可盡,安用萬壑窮兩眸。主人雖賢客當去,徑買輕舸隨北流。
兩君各示七言妙,扣缶詎和編鐘璆。使君文章配旄節,漫士蹤跡同漂漚。
敢期一事嗣前古,培堤去葑仰令猶。想公更遊水深闊,倒浸南北山僧樓。
唐代·姚鼐的簡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 姚鼐的詩(472篇) 〕
清代:
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射幹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明代:
鄭真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斗聲傳雉堞秋。
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鬥聲傳雉堞秋。
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南北朝:
王寂
張侯詩敏落黃閒,楊丈規摹逼老關。二妙通靈恐仙去,夜窗風雨要防閑。
張侯詩敏落黃閒,楊丈規摹逼老關。二妙通靈恐仙去,夜窗風雨要防閑。
明代:
李云龍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岳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雲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嶽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明代:
何鞏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
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忽忽春光暗裡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
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宋代:
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