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碩士母魯恭人端居課子圖
題陳碩士母魯恭人端居課子圖。清代。姚鼐。 我識夫人夫,朝衫托京國。繼遇夫人弟,幅巾江水北。自始逮今玆,春秋三十易。當時談宴末,偶及中閨德。儀容黯終掩,吾友亦遠隔。遙想琴瑟哀,與彼同生戚。徒存四尺紙,繪作鐙火夕。慈母如師嚴,雒誦殷四壁。圖中最稚兒,玉立今八尺。掛席出彭蠡,就我同書策。萬卷容可收,熊丸不復得。我聞畫閼氏,泣涕甘泉側。憬彼休屠子,忠孝漢庭則。何況傳經家,不匱名當赫。又聞悲思者,不可為太息。憐吾失母雛,丱發初覆額。奄垂二十年,感傷衰鬢白。
[清代]:姚鼐
我識夫人夫,朝衫托京國。繼遇夫人弟,幅巾江水北。
自始逮今玆,春秋三十易。當時談宴末,偶及中閨德。
儀容黯終掩,吾友亦遠隔。遙想琴瑟哀,與彼同生戚。
徒存四尺紙,繪作鐙火夕。慈母如師嚴,雒誦殷四壁。
圖中最稚兒,玉立今八尺。掛席出彭蠡,就我同書策。
萬卷容可收,熊丸不復得。我聞畫閼氏,泣涕甘泉側。
憬彼休屠子,忠孝漢庭則。何況傳經家,不匱名當赫。
又聞悲思者,不可為太息。憐吾失母雛,丱發初覆額。
奄垂二十年,感傷衰鬢白。
我識夫人夫,朝衫托京國。繼遇夫人弟,幅巾江水北。
自始逮今玆,春秋三十易。當時談宴末,偶及中閨德。
儀容黯終掩,吾友亦遠隔。遙想琴瑟哀,與彼同生戚。
徒存四尺紙,繪作鐙火夕。慈母如師嚴,雒誦殷四壁。
圖中最稚兒,玉立今八尺。掛席出彭蠡,就我同書策。
萬卷容可收,熊丸不複得。我聞畫閼氏,泣涕甘泉側。
憬彼休屠子,忠孝漢庭則。何況傳經家,不匱名當赫。
又聞悲思者,不可為太息。憐吾失母雛,丱發初覆額。
奄垂二十年,感傷衰鬢白。
唐代·姚鼐的簡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 姚鼐的詩(472篇) 〕
近代:
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
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牆荊簇滿,臥榻虎橫行。
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宋代:
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
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
頻呼小玉元無事,隻要檀郎認得聲。
宋代:
祖無擇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
近代:
呂碧城
已信潮音是梵音,滄浪淘洗去來今。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蠻煙誰扣馬,稽天狂海待填禽。樓船高處怕登臨。
已信潮音是梵音,滄浪淘洗去來今。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蠻煙誰扣馬,稽天狂海待填禽。樓船高處怕登臨。
明代:
釋函可
獅子曾聞住罽賓,如空何必問前因。霜連白草開荒后,日射黃金布地新。
舊疏未焚藏衲角,長歌應悔雜京塵。當時妙喜交游廣,書到衡陽有幾人。
獅子曾聞住罽賓,如空何必問前因。霜連白草開荒後,日射黃金布地新。
舊疏未焚藏衲角,長歌應悔雜京塵。當時妙喜交遊廣,書到衡陽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