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雁蕩山
入雁蕩山。元代。李孝光。 興國年間路始開,前朝碑墨半蒼苔。雁橫宕月知秋到,僧踏湫云看瀑來。一嶺未教靈運識,萬松誰道了翁栽。此山曾共秋風約,說與山猿不用猜。
[元代]:李孝光
興國年間路始開,前朝碑墨半蒼苔。雁橫宕月知秋到,僧踏湫云看瀑來。
一嶺未教靈運識,萬松誰道了翁栽。此山曾共秋風約,說與山猿不用猜。
興國年間路始開,前朝碑墨半蒼苔。雁橫宕月知秋到,僧踏湫雲(yún)看瀑來。
一嶺未教靈運識,萬松誰道了翁栽。此山曾共秋風約,說與山猿不用猜。
唐代·李孝光的簡介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后代學者多稱之“李五峰”。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年時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趨時尚,與楊維楨并稱“楊李”。早年隱居在雁蕩五峰山下,四方之士,遠來受學,名譽日廣。至正七年(1347)應召為秘書監(jiān)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書監(jiān)丞。至正十年(1350)辭職南歸,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歲。著有《五峰集》20卷。
...〔
? 李孝光的詩(259篇) 〕
宋代:
張栻
秦關昔先驅(qū),南鄭豈淹久。
夜中丞相歸,平明印垂肘。
秦關昔先驅(qū),南鄭豈淹久。
夜中丞相歸,平明印垂肘。
宋代:
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fā)總緣愁。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fā)總緣愁。
明代:
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明代:
張寧
網(wǎng)小須頻撒,舟輕宜慢搖。水深行近岸,魚上晚乘潮。
網(wǎng)小須頻撒,舟輕宜慢搖。水深行近岸,魚上晚乘潮。
宋代:
文彥博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
明代:
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