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三姓咽面
使至三姓咽面。唐代。張宣明。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一朝撫長劍,萬里入荒陬。豈不服艱險,只思清國讎。山川去何歲,霜露幾逢秋。玉塞已遐廓,鐵關方阻修。東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卒使功名建,長封萬里侯。
[唐代]:張宣明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一朝撫長劍,萬里入荒陬。
豈不服艱險,只思清國讎。山川去何歲,霜露幾逢秋。
玉塞已遐廓,鐵關方阻修。東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長封萬里侯。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一朝撫長劍,萬裡入荒陬。
豈不服艱險,隻思清國讎。山川去何歲,霜露幾逢秋。
玉塞已遐廓,鐵關方阻修。東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長封萬裡侯。
唐代·張宣明的簡介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為人有膽氣,嘗為郭元振判官,出使至三姓咽面。歷左拾遺、殿中侍御史內供奉。玄宗先天二年(713)前后,嘗以左拾遺監姚巂諸軍事,兼招慰使,親往蜀中驗察山勢民情,移牒益州長史陸象先,勸其罷鑿岷山開路之役,蜀人因此得免苦役。能文工詩。嘗山行見孤松,賞玩久之,乃賦《山行見孤松成詠》詩。鳳閣舍人梁載言稱此詩“文之氣質,不減于長松”。所賦《使至三姓咽面》詩,時人亦“稱為絕唱”。事跡散見《大唐新語》卷八、卷九。《全唐詩》存詩2首。
...〔
? 張宣明的詩(2篇) 〕
宋代:
王安石
天下紛紛未一家,販繒屠狗尚雄夸。
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
天下紛紛未一家,販繒屠狗尚雄誇。
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明代:
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宋代:
辛棄疾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干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寧、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幹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甯、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
:
劉崧
盡道樓居思不群,滿樓山色翠紛紛。高崖斜日含丹霧,碧嶂清秋起暮云。
江上捲簾通雨氣,月中看劍動星文。來游定覓張公子,載酒題詩過夜分。
盡道樓居思不群,滿樓山色翠紛紛。高崖斜日含丹霧,碧嶂清秋起暮雲。
江上捲簾通雨氣,月中看劍動星文。來遊定覓張公子,載酒題詩過夜分。
清代:
孫蕙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涌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云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湧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雲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