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篇
桃源篇。唐代。權德輿。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巖徑初欣繚繞通,溪風轉覺芬芳異。一路鮮云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漸入空濛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龐眉秀骨爭迎客,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殊劉阮郎。內子閑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永日。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唐代]:權德輿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巖徑初欣繚繞通,
溪風轉覺芬芳異。一路鮮云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
漸入空濛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龐眉秀骨爭迎客,
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
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
良會應殊劉阮郎。內子閑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永日。
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巖徑初欣繚繞通,
溪風轉覺芬芳異。一路鮮雲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
漸入空濛迷鳥道,甯知掩映有人家。龐眉秀骨爭迎客,
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
石髓雲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
良會應殊劉阮郎。內子閑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永日。
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唐代·權德輿的簡介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
? 權德輿的詩(304篇) 〕
:
秦清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
春噓山矗矗,秋凈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
春噓山矗矗,秋淨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
:
尹志平
九九嚴凝冰結。山后朔風凜冽。西去意如何。***。道友一聲珍重。慎勿使他心動。志氣要平和。道無魔。
九九嚴凝冰結。山後朔風凜冽。西去意如何。***。道友一聲珍重。慎勿使他心動。志氣要平和。道無魔。
宋代:
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
傅義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歷崎嶇大不平。腹貯麟經虔授業,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復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曆崎嶇大不平。腹貯麟經虔授業,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複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
清代:
史承謙
槐花忽送瀟瀟雨,輕裝又來長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國最傷懷抱。
登臨倦了。只一點愁心,尚留芳草。斗酒新豐,而今慚愧說年少。
槐花忽送瀟瀟雨,輕裝又來長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國最傷懷抱。
登臨倦了。隻一點愁心,尚留芳草。鬥酒新豐,而今慚愧說年少。
明代:
俞和
□□桃華,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記、主家陰洞,不多塵跡。
竹里棋枰憎鳥污,人間鶴語無人識。□古風、遲暮卻相逢,龐眉客。
□□桃華,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記、主家陰洞,不多塵跡。
竹裡棋枰憎鳥污,人間鶴語無人識。□古風、遲暮卻相逢,龐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