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王漁洋三國小樂府 其四 坐談客
擬王漁洋三國小樂府 其四 坐談客。清代。章鐘祜。 貌雅心多疑,名士只如此。舉國授他人,劉琮真肖子。
[清代]:章鐘祜
唐代·章鐘祜的簡介
字紹庭,型子。光緒已丑恩科舉人。邑志附見其父型文苑傳后。龍砂詩存:先生少稟家學,文名籍甚。工制藝,兼長律賦近體詩。歲科試輒居高等。八應南北鄉闈,屢薦不售。益自刻勵,所著時文稿厚尺許。至已丑領鄉薦,已得肝郁之疾。庚寅公車報罷,應吉水華大令之聘,橐筆游江右,逾年歿于賓館,士林惜之。
...〔
? 章鐘祜的詩(11篇) 〕
清代:
陶元淳
如此途窮欲進難,朝天漫上越王壇。局高不合伸強項,逐裸何須岸大冠。
徼外山河逢客醉,心頭鐵石向人寒。長安日下猶言遠,窮海孤臣那得看。
如此途窮欲進難,朝天漫上越王壇。局高不合伸強項,逐裸何須岸大冠。
徼外山河逢客醉,心頭鐵石向人寒。長安日下猶言遠,窮海孤臣那得看。
南北朝:
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甫畢榮親願,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宋代:
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明代:
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