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五首
頌古五首。宋代。釋如琰。 問處分明答處端,還同雙劍倚天寒。一從樓閣門開后,滿面慚怕無處安。
[宋代]:釋如琰
問處分明答處端,還同雙劍倚天寒。
一從樓閣門開后,滿面慚怕無處安。
問處分明答處端,還同雙劍倚天寒。
一從樓閣門開後,滿面慚怕無處安。
唐代·釋如琰的簡介
釋如琰(一一五一~一二二五),俗姓國,寧海(今屬浙江)人。十五出家凈土院,十八祝發(fā),二十游方,得法于佛照德光。歷住南劍之含清、越之能仁、明州之光孝、建康之蔣山,終住徑山。賜號佛心禪師,叢林敬稱浙翁。理宗寶慶元年卒,年七十五。事見《平齋文集》卷三一《佛心禪師塔銘》。今錄詩五首。
...〔
? 釋如琰的詩(1篇) 〕
元代:
楊允孚
北闕東風(fēng)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北闕東風(fēng)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禦道聲聲駝鼓來。
明代:
鄭廷鵠
窈窕見深谷,山門郁穹窿。高臺何崔嵬,翠壁增長松。
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龍。
窈窕見深谷,山門郁穹窿。高臺何崔嵬,翠壁增長松。
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餘始行役,夙心寄雕龍。
宋代:
宋伯仁
不為鱸魚憶故鄉(xiāng),只緣心事近重陽。
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
不為鱸魚憶故鄉(xiāng),隻緣心事近重陽。
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
明代:
黃淳耀
黃蒿白葦遍齊東,兔窟經(jīng)營在此中。野老側(cè)身來似鬼,韓盧點首去如風(fēng)。
材高并騖難空返,敵狡窮追易見功。立馬縱觀悲世事,平陽血戰(zhàn)亦英雄。
黃蒿白葦遍齊東,兔窟經(jīng)營在此中。野老側(cè)身來似鬼,韓盧點首去如風(fēng)。
材高并騖難空返,敵狡窮追易見功。立馬縱觀悲世事,平陽血戰(zhàn)亦英雄。
宋代:
朱熹
凌兢度三峽,窈窕復(fù)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jié)未云遠,高風(fēng)杳難攀。
淩兢度三峽,窈窕複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jié)未雲(yún)遠,高風(fēng)杳難攀。
清代:
樊增祥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聽管弦。又畫閣、軟舞嬌歌,蘭陵酒、淺泛金船。
白頭梨園子弟,初相見、記在天寶前。自翠華、迤邐西巡,霓裳曲、往往傳世間。
我已江南遊倦,不堪聽管弦。又畫閣、軟舞嬌歌,蘭陵酒、淺泛金船。
白頭梨園子弟,初相見、記在天寶前。自翠華、迤邐西巡,霓裳曲、往往傳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