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
天竺山。宋代。李樸。 天竺崎嶇絕海邊,何人分作贛江禪。鷲山巧疊三峰石,葛塢深疏兩派泉。一醉風(fēng)光能幾許,十年塵跡尚依然。欲題豹隱還相笑,盼斷長空簇暝煙。
[宋代]:李樸
天竺崎嶇絕海邊,何人分作贛江禪。鷲山巧疊三峰石,葛塢深疏兩派泉。
一醉風(fēng)光能幾許,十年塵跡尚依然。欲題豹隱還相笑,盼斷長空簇暝煙。
天竺崎嶇絕海邊,何人分作贛江禪。鷲山巧疊三峰石,葛塢深疏兩派泉。
一醉風(fēng)光能幾許,十年塵跡尚依然。欲題豹隱還相笑,盼斷長空簇暝煙。
唐代·李樸的簡介
李樸(1063-1127)字先之,虔州興國逕口(今江西省興國縣埠頭鄉(xiāng)鳳岡村)人。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六十五歲紹圣元年,(公元一〇九四年)登進(jìn)士第。移西京國子監(jiān)教授。程頤獨(dú)器許之。移虔州教授,以嘗言隆佑太后不當(dāng)廢處瑤華宮,忌者欲擠之死,樸泰然無懼色。徽宗即位,召對,言甚切直。蔡京惡之,復(fù)以為虔州教授;又罷為四會令。欽宗在東宮,聞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歲凡五遷。高宗初,除秘書監(jiān),未至卒。追贈為寶文閣待制。樸著有《章貢集》二十卷,《宋史本傳》及豐清敏遺事并傳于世。
...〔
? 李樸的詩(13篇) 〕
近代:
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yīng)嘆不逢辰。八年風(fēng)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jīng)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yīng)歎不逢辰。八年風(fēng)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jīng)讀罷鬩牆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清代:
戴亨
書齋西數(shù)武,別有遠(yuǎn)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書齋西數(shù)武,別有遠(yuǎn)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
黃榦
生平不作溫飽計(jì),歲晚寧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生平不作溫飽計(jì),歲晚甯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宋代:
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明代:
蘇葵
強(qiáng)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qū)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強(qiáng)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qū)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明代:
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yún)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