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呈通判承議寫寄參寥師
游山呈通判承議寫寄參寥師。宋代。蘇軾。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由來有詩書,所以能絕俗。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來,逸駕追鳴鵠。遇勝即徜徉,風(fēng)餐兼露宿。嗟余偶傾蓋,一笑外羈束。杖策每過從,相攜訪山谷。東風(fēng)披鮮云,繡錯出林麓。松門有時盡,幽景無斷續(xù)。崖轉(zhuǎn)聞鐘聲,林疏見華屋。銜山馀落景,歸跡猶躑躅。誰云鄴下歡,往事不可復(fù)。吾曹二三子,取樂亦云足。愿公寄新詩,一一能見錄。船頭行北歸,囊橐有美玉。塵埃京洛人,亦與洗心目。
[宋代]:蘇軾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由來有詩書,所以能絕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來,逸駕追鳴鵠。
遇勝即徜徉,風(fēng)餐兼露宿。嗟余偶傾蓋,一笑外羈束。
杖策每過從,相攜訪山谷。東風(fēng)披鮮云,繡錯出林麓。
松門有時盡,幽景無斷續(xù)。崖轉(zhuǎn)聞鐘聲,林疏見華屋。
銜山馀落景,歸跡猶躑躅。誰云鄴下歡,往事不可復(fù)。
吾曹二三子,取樂亦云足。愿公寄新詩,一一能見錄。
船頭行北歸,囊橐有美玉。塵埃京洛人,亦與洗心目。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由來有詩書,所以能絕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來,逸駕追鳴鵠。
遇勝即徜徉,風(fēng)餐兼露宿。嗟餘偶傾蓋,一笑外羈束。
杖策每過從,相攜訪山谷。東風(fēng)披鮮雲(yún),繡錯出林麓。
松門有時盡,幽景無斷續(xù)。崖轉(zhuǎn)聞鐘聲,林疏見華屋。
銜山馀落景,歸跡猶躑躅。誰雲(yún)鄴下歡,往事不可複。
吾曹二三子,取樂亦雲(yún)足。願公寄新詩,一一能見錄。
船頭行北歸,囊橐有美玉。塵埃京洛人,亦與洗心目。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
歐大任
下馬嚬呼濁酒瓶,西游賓客在黃亭。布衣誰敢輕朱建,木榻空羞老管寧。
舞罷長虹秦氣紫,頭來明月楚天青。君看汝潁千秋會,曾為何人一聚星。
下馬嚬呼濁酒瓶,西遊賓客在黃亭。布衣誰敢輕朱建,木榻空羞老管甯。
舞罷長虹秦氣紫,頭來明月楚天青。君看汝潁千秋會,曾為何人一聚星。
唐代:
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fù)盛游。鐃聲發(fā)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北固多陳跡,東山複盛遊。鐃聲發(fā)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清代:
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願已違。北鬥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宋代:
釋斯植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fēng)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fēng)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兩漢:
佚名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rèn),風(fēng)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rèn),風(fēng)簾竹影月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