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侍中謁張惡子廟
和王侍中謁張惡子廟。唐代。蕭遘。 青骨祀?yún)钦l讓德,紫華居越亦知名。未聞一劍傳唐主,長擁千山護(hù)蜀城。斬馬威棱應(yīng)掃蕩,截蛟鋒刃俟升平。酂侯為國親簫鼓,堂上神籌更布兵。
[唐代]:蕭遘
青骨祀?yún)钦l讓德,紫華居越亦知名。未聞一劍傳唐主,
長擁千山護(hù)蜀城。斬馬威棱應(yīng)掃蕩,截蛟鋒刃俟升平。
酂侯為國親簫鼓,堂上神籌更布兵。
青骨祀?yún)钦l讓德,紫華居越亦知名。未聞一劍傳唐主,
長擁千山護(hù)蜀城。斬馬威棱應(yīng)掃蕩,截蛟鋒刃俟升平。
酂侯為國親簫鼓,堂上神籌更布兵。
唐代·蕭遘的簡介
蕭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蘭陵(今江蘇武進(jìn)),唐朝宰相,中書侍郎蕭置之子。蕭遘出身于蘭陵蕭氏齊梁房,進(jìn)士及第,歷任校書郎、太原從事、右拾遺、起居舍人、播州司馬、禮部員外郎、考功員外郎、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職。黃巢之亂時,蕭遘隨唐僖宗入蜀,被拜為宰相,擔(dān)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黃巢起義平定后進(jìn)拜司空,封楚國公。光啟二年(886年),邠寧節(jié)度使朱玫率軍入京,田令孜挾持唐僖宗逃往寶雞,蕭遘未及跟隨。朱玫主張另立新君,蕭遘反對,拒絕草擬文告,被罷為太子太保,退居河中府。光啟三年(887年),朱玫之亂平定,宰相孔緯誣陷蕭遘從逆,蕭遘因此被賜死。
...〔
? 蕭遘的詩(4篇) 〕
宋代:
釋行海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
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fēng)不放百花開。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
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fēng)不放百花開。
宋代:
釋斯植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fēng)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fēng)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明代:
于慎行
別業(yè)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
惜往寧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別業(yè)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
惜往甯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fēng)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yún)出雷,捩風(fēng)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yún)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宋代:
劉辰翁
入夏可曾晴,陰陰眾綠成。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
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
入夏可曾晴,陰陰衆(zhòng)綠成。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
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