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史修文
贈史修文。唐代。沈千運。 故人阻千里,會面非別期。握手于此地,當歡反成悲。念離宛猶昨,俄已經數期。疇昔皆少年,別來鬢如絲。不道舊姓名,相逢知是誰。曩游盡鶱翥,與君仍布衣。豈曰無其才,命理應有時。別路漸欲少,不覺生涕洟。
[唐代]:沈千運
故人阻千里,會面非別期。握手于此地,當歡反成悲。
念離宛猶昨,俄已經數期。疇昔皆少年,別來鬢如絲。
不道舊姓名,相逢知是誰。曩游盡鶱翥,與君仍布衣。
豈曰無其才,命理應有時。別路漸欲少,不覺生涕洟。
故人阻千裡,會面非別期。握手于此地,當歡反成悲。
念離宛猶昨,俄已經數期。疇昔皆少年,別來鬢如絲。
不道舊姓名,相逢知是誰。曩遊盡鶱翥,與君仍布衣。
豈曰無其才,命理應有時。別路漸欲少,不覺生涕洟。
唐代·沈千運的簡介
沈千運(713—756), 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家居汝北(今河南汝州)。天寶中,數應舉不第,時年齒已邁,遨游襄、鄧間,干謁名公。 《元結篋中集序》、《書史會要》載:“工文,善八分”。工舊體詩,其詩反對華詞艷語,氣格高古,當時士流,皆敬慕之,號為“沈四山人”。孟云卿、王季友、于逖、張彪、趙微明、元季川等皆其同調。有詩傳世。詩人元結曾編七人詩為《篋中集》,千運為之冠。其詩被稱“獨挺于流俗之中,強攘于已溺之后”。詩中挽歌別詩多奇語,得后人稱許。號為“沈四山人”。
...〔
? 沈千運的詩(5篇) 〕
元代:
周權
寒侵竹屋瓦燈青,獨據枯梧興似僧。落月推窗看殘雪,梅花半樹一溪冰。
寒侵竹屋瓦燈青,獨據枯梧興似僧。落月推窗看殘雪,梅花半樹一溪冰。
:
趙善括
藺璧雖期復,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藺璧雖期複,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宋代:
胡仲弓
贏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飛不到人間,
白云本是無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贏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飛不到人間,
白雲本是無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宋代:
程顥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鐃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鐃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
明代:
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明代:
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雲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