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寄子由
初秋寄子由。宋代。蘇軾。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隨去。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處。憶在懷遠驛,閉門秋暑中。藜羹對書史,揮汗與子同。西風忽凄厲,萬葉穿戶牖。子起尋裌衣,感嘆執我手。朱顏不可恃,此語君勿疑。別離恐不免,功名定難期。當時已凄斷,況此兩衰老。失途既難追,學道恨不早。買田秋已議,筑室春堂成。雪堂風雨夜,已作對床聲。
[宋代]:蘇軾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隨去。
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處。
憶在懷遠驛,閉門秋暑中。
藜羹對書史,揮汗與子同。
西風忽凄厲,萬葉穿戶牖。
子起尋裌衣,感嘆執我手。
朱顏不可恃,此語君勿疑。
別離恐不免,功名定難期。
當時已凄斷,況此兩衰老。
失途既難追,學道恨不早。
買田秋已議,筑室春堂成。
雪堂風雨夜,已作對床聲。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隨去。
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處。
憶在懷遠驛,閉門秋暑中。
藜羹對書史,揮汗與子同。
西風忽凄厲,萬葉穿戶牖。
子起尋裌衣,感歎執我手。
朱顔不可恃,此語君勿疑。
別離恐不免,功名定難期。
當時已凄斷,況此兩衰老。
失途既難追,學道恨不早。
買田秋已議,築室春堂成。
雪堂風雨夜,已作對床聲。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宋代:
趙友直
忽逢陰濁氣氤氳,四顧山河盡已昏。
窗外霏霏成細雨,檐端渺渺綴浮云。
忽逢陰濁氣氤氳,四顧山河盡已昏。
窗外霏霏成細雨,檐端渺渺綴浮雲。
明代:
黎民表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骯臟,吾意在耕桑。
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骯髒,吾意在耕桑。
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唐代:
徐夤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里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游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裡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遊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元代:
吉雅謨丁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后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云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後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雲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明代:
顧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遊。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宋代:
韓元吉
倚杖溪橋暮雨垂,春寒空翠著人衣。
凌空怪石如旗豎,噴壑清泉作練飛。
倚杖溪橋暮雨垂,春寒空翠著人衣。
淩空怪石如旗豎,噴壑清泉作練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