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劉居士詩
答劉居士詩。南北朝。任昉。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高行絕俗,盛德出類。才同文錦,學非書肆。望之可階,即之難至。輟精天理,躔象少微。人與俗異,道與人違。庭飛熠耀,室滿伊威。行無轍跡,理絕心機。
[南北朝]:任昉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高行絕俗,盛德出類。才同文錦,學非書肆。
望之可階,即之難至。輟精天理,躔象少微。人與俗異,道與人違。
庭飛熠耀,室滿伊威。行無轍跡,理絕心機。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高行絕俗,盛德出類。才同文錦,學非書肆。
望之可階,即之難至。輟精天理,躔象少微。人與俗異,道與人違。
庭飛熠耀,室滿伊威。行無轍跡,理絕心機。
唐代·任昉的簡介
任昉(460年-508年),字彥升,小字阿堆,樂安郡博昌(今山東省壽光市)人。南朝文學家、方志學家、藏書家,“竟陵八友”之一。十六歲時,被劉宋丹陽尹劉秉聘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參軍。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長史。梁高祖蕭衍即帝位后,任命任昉為黃門侍郎,接著又升任吏部郎中。天監二年(503年),出任義興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書監、領前軍將軍。天監六年(507年)春,出任寧朔將軍、新安太守。天監七年(408年),任昉在任上去世,終年四十九歲。追贈太常卿,謚號“敬子”。
...〔
? 任昉的詩(23篇) 〕
明代:
湛若水
近齋高臥不從銓,何不移家近院村。流水行云皆學我,奇峰環立侍橋門。
近齋高臥不從銓,何不移家近院村。流水行雲皆學我,奇峰環立侍橋門。
宋代:
陳長方
浮云聚散復西東,此處容君一線通。
全體露時如不領,問君何日解相逢。
浮雲聚散複西東,此處容君一線通。
全體露時如不領,問君何日解相逢。
清代:
徐釚
儂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花落處。
為儂又惹閒情緒。
儂似浮萍漂泊裡。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花落處。
為儂又惹閒情緒。
明代:
楊慎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云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雲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宋代:
楊萬里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