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代壽張辰川)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宋代。張輯。 蓮舟玉字,得真人親授。圯上家風又還有。問因何五馬,踏月云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酒邊聽說劍,歌舞升平,方許君為赤松友。任濁世紛紜,海水揚塵,再相見、雪髯依舊。且歲歲、中秋后逾旬,更半月東籬,菊花重九。
[宋代]:張輯
蓮舟玉字,得真人親授。圯上家風又還有。問因何五馬,踏月云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
酒邊聽說劍,歌舞升平,方許君為赤松友。任濁世紛紜,海水揚塵,再相見、雪髯依舊。且歲歲、中秋后逾旬,更半月東籬,菊花重九。
蓮舟玉字,得真人親授。圯上家風又還有。問因何五馬,踏月雲臺。秋色裡,卻賞煙霞袖手。
酒邊聽說劍,歌舞升平,方許君為赤松友。任濁世紛紜,海水揚塵,再相見、雪髯依舊。且歲歲、中秋後逾旬,更半月東籬,菊花重九。
唐代·張輯的簡介
張輯(生卒年不詳)字宗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張輯有《沁園春》(今澤先生)詞,自序云:“矛頃游廬山,愛之,歸結屋馬蹄山中,以廬山書堂為扁,包日庵作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黃叔豹謂矛居鄱,不應舍近求遠,為更多東澤。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文,號矛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有詞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樓作》等。
...〔
? 張輯的詩(46篇) 〕
唐代:
蘇颋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圣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游娛。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聖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遊娛。
宋代:
梅堯臣
汴渠溯復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汴渠溯複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宋代:
孫覿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
宋代:
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變態。
隨世良獨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雲,瞬目多變態。
隨世良獨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
宋代:
文彥博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