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紅·和古微丈花步里聯吟紀游之作,仍依姜韻
一萼紅·和古微丈花步里聯吟紀游之作,仍依姜韻。近代。張爾田。 古簾陰。飐船唇碎雨,華燭吐紅簪。扶月鉤闌,低花竹桁,歡夢如醉消沈。漫惆悵、城東步屧,聽喚客、園柳變鳴禽。故榭煙蕪,曲坊鶯老,那處重臨?;厥讘{春池畹,念芳時俊侶,寂寞關心。波載花嬌,巖皴玉瘦,苔屐翻阻幽尋。甚時更、蘭襟泛雪,溯溪才、妍唱換兼金。怕約輕鷗未來,蝶徑香深。
古簾陰。飐船唇碎雨,華燭吐紅簪。扶月鉤闌,低花竹桁,歡夢如醉消沈。
漫惆悵、城東步屧,聽喚客、園柳變鳴禽。故榭煙蕪,曲坊鶯老,那處重臨。
回首憑春池畹,念芳時俊侶,寂寞關心。波載花嬌,巖皴玉瘦,苔屐翻阻幽尋。
甚時更、蘭襟泛雪,溯溪才、妍唱換兼金。怕約輕鷗未來,蝶徑香深。
張爾田簡介
唐代·張爾田的簡介
張爾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號遁庵、遁庵居士,又號許村樵人,杭縣(今浙江杭州)人。近代歷史學家、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張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詩集》、《泰州保衛記》。辛亥革命后閑居。1914年清史館成立,參與撰寫《清史稿》,主撰樂志,前后達七年。1915年曾應沈曾植邀請,參加編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學、光華大學、燕京大學等校任中國史和文學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學哈佛學社研究部工作,為燕京大學國學總導師。
...〔 ? 張爾田的詩(80篇) 〕猜你喜歡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
: 黃節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