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百草
斗百草。近代。吳玉如。 妙舌生蓮,善翻新調拈來巧。影事如今,美人將并,難得者番比肖。數從頭、斗一點靈犀,豪端恰好。想景色園中,神情語外,錦心才藻。它日追懷諧劇,還耐思量,真個為伊成寫照。玉減香銷,砌愁埋恨,證三生、緣何草草。青燈映,冷雨敲窗被兒悄。夢誰到,淚斑斑、直到秋老。
[近代]:吳玉如
妙舌生蓮,善翻新調拈來巧。影事如今,美人將并,難得者番比肖。
數從頭、斗一點靈犀,豪端恰好。想景色園中,神情語外,錦心才藻。
它日追懷諧劇,還耐思量,真個為伊成寫照。玉減香銷,砌愁埋恨,證三生、緣何草草。
青燈映,冷雨敲窗被兒悄。夢誰到,淚斑斑、直到秋老。
妙舌生蓮,善翻新調拈來巧。影事如今,美人將并,難得者番比肖。
數從頭、鬥一點靈犀,豪端恰好。想景色園中,神情語外,錦心才藻。
它日追懷諧劇,還耐思量,真個為伊成寫照。玉減香銷,砌愁埋恨,證三生、緣何草草。
青燈映,冷雨敲窗被兒悄。夢誰到,淚斑斑、直到秋老。
唐代·吳玉如的簡介
吳玉如,字家琭,后以字行。1898年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涇縣茂林村,故早年號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曾在天津南開中學就讀,與周恩來同班,因嫻熟古文,受校長張伯苓賞識。抗戰勝利后,吳玉如曾在志達中學、達仁學院、工商學院等校任教,工商學院改為津沽大學后,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終在北京以教書、鬻字、注釋古籍、編撰《辭源》、《辭海》條目為生。建國后,曾任天津市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天津市文聯委員、天津市文史館館員。
...〔
? 吳玉如的詩(134篇) 〕
宋代:
蘇轍
東道初來托故人,南樓頻上泗河漘。
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寧當厭客貧。
東道初來托故人,南樓頻上泗河漘。
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甯當厭客貧。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
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清代:
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歎,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雲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
明代:
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