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丙申秋日病起后湖作
滿江紅 丙申秋日病起后湖作。近代。陳方恪。 倚棹湖邊,看迤邐、崇城如畫。記當日、鞭絲帽影,幾番游冶。小苑新鶯啼夢后,碧山?jīng)鲈麓岛嵰埂1M棲遲、白首臥江南,何為者。廢塔外,殘陽瀉。孤嶼畔,雙鳧下。祗琴樽消歇,綺緣都舍。滄海清音人已遠,江關(guān)舊恨身偏寫。更支節(jié)、倦眼獨臨風,秋瀟灑。
[近代]:陳方恪
倚棹湖邊,看迤邐、崇城如畫。記當日、鞭絲帽影,幾番游冶。
小苑新鶯啼夢后,碧山?jīng)鲈麓岛嵰埂1M棲遲、白首臥江南,何為者。
廢塔外,殘陽瀉。孤嶼畔,雙鳧下。祗琴樽消歇,綺緣都舍。
滄海清音人已遠,江關(guān)舊恨身偏寫。更支節(jié)、倦眼獨臨風,秋瀟灑。
倚棹湖邊,看迤邐、崇城如畫。記當日、鞭絲帽影,幾番遊冶。
小苑新鶯啼夢後,碧山?jīng)鲈麓岛嵰埂1M棲遲、白首臥江南,何為者。
廢塔外,殘陽瀉。孤嶼畔,雙鳧下。祗琴樽消歇,綺緣都舍。
滄海清音人已遠,江關(guān)舊恨身偏寫。更支節(jié)、倦眼獨臨風,秋瀟灑。
唐代·陳方恪的簡介
陳方恪(1891—1966)字彥通,齋號屯云閣、浩翠樓、鸞陂草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第四子,陳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稱其為“陳家老七”、“彥老七”。光緒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nèi)。受家學影響,從小習詩詞文章,傳承散原老人文脈。師從陳銳、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鄭文焯、陳衍、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詩名在其兄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之上。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名士氣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zhèn)稱為“金陵最后一個貴族”。
...〔
? 陳方恪的詩(135篇) 〕
明代:
韓邦靖
十里晴煙散薜蘿,輕寒乍暖試清和。
柳眉杏臉桃花淚,各有春愁誰最多。
十裡晴煙散薜蘿,輕寒乍暖試清和。
柳眉杏臉桃花淚,各有春愁誰最多。
明代:
張弼
白雁風高秋氣涼,畫船渺渺旆央央。張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籬邊菊正香。
稽首不勝恩浩蕩,推冠一任鬢滄浪。何時騎馬來尋訪,欖葉陰中吸荔漿。
白雁風高秋氣涼,畫船渺渺旆央央。張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籬邊菊正香。
稽首不勝恩浩蕩,推冠一任鬢滄浪。何時騎馬來尋訪,欖葉陰中吸荔漿。
清代:
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
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曆曆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雲(yún)青甸裡,春雨綠疇邊。
聖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幹}意,總向畫圖傳。
明代:
鄭真
風云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
賓筵且復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風雲(yún)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
賓筵且複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清代:
延君壽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
糝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愿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
糝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願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