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方守敦的詩 >
甲辰秋,光炯為興皖學(xué),往來湘滬間,與予晤皖上,江頭對(duì)飲,感而有作,依韻和之
甲辰秋,光炯為興皖學(xué),往來湘滬間,與予晤皖上,江頭對(duì)飲,感而有作,依韻和之
甲辰秋,光炯為興皖學(xué),往來湘滬間,與予晤皖上,江頭對(duì)飲,感而有作,依韻和之。近代。方守敦。 曲突徙薪真過計(jì),不知非笑客何來。江湖雙影幾千里,風(fēng)雨同心三百杯。杳冥云容山鬼泣,迢遙蠶路蜀丁開。群公袞袞方酣宴,且愿王郎歌莫哀。
[近代]:方守敦
曲突徙薪真過計(jì),不知非笑客何來。江湖雙影幾千里,風(fēng)雨同心三百杯。
杳冥云容山鬼泣,迢遙蠶路蜀丁開。群公袞袞方酣宴,且愿王郎歌莫哀。
曲突徙薪真過計(jì),不知非笑客何來。江湖雙影幾千裡,風(fēng)雨同心三百杯。
杳冥雲(yún)容山鬼泣,迢遙蠶路蜀丁開。群公袞袞方酣宴,且願(yuàn)王郎歌莫哀。
唐代·方守敦的簡(jiǎn)介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號(hào)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壯年隨先輩吳摯甫致力維新,創(chuàng)辦桐城中學(xué)。中年以后,專力書法與詩學(xué),熱心鄉(xiāng)邦文獻(xiàn),獎(jiǎng)掖后進(jìn)。晚年痛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參加抗戰(zhàn)。詩集《凌寒吟稿》由其孫方管(舒蕪)編定,黃山書社出版。
...〔
? 方守敦的詩(118篇) 〕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fù)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唐代:
施肩吾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shí)夫人。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shí)夫人。
清代:
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fēng)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fēng)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
宋代:
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yǎng)尚如活。
憶昔遊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緻雖不多,愛養(yǎng)尚如活。
宋代:
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shì)長,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fēng)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tái)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繡地縈回寶勢(shì)長,遍遊甯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fēng)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tái)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元代:
胡奎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