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赴玉山之謫,與諸父泛舟大澤,分題為別)
滿江紅(赴玉山之謫,與諸父泛舟大澤,分題為別)。宋代。晁補之。 莫話南征,船頭轉、三千余里。未嘆此、浮生飄蕩,但傷佳會。滿眼青山芳草外,半篙碧水斜陽里。問此中、何處芰荷深,漁人指。清時事,羈游意。盡付與,狂歌醉。有多才南阮,自為知己。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園計。便楚鄉、風景勝吾鄉,何人對。
[宋代]:晁補之
莫話南征,船頭轉、三千余里。未嘆此、浮生飄蕩,但傷佳會。滿眼青山芳草外,半篙碧水斜陽里。問此中、何處芰荷深,漁人指。
清時事,羈游意。盡付與,狂歌醉。有多才南阮,自為知己。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園計。便楚鄉、風景勝吾鄉,何人對。
莫話南征,船頭轉、三千餘裡。未歎此、浮生飄蕩,但傷佳會。滿眼青山芳草外,半篙碧水斜陽裡。問此中、何處芰荷深,漁人指。
清時事,羈遊意。盡付與,狂歌醉。有多才南阮,自為知己。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園計。便楚鄉、風景勝吾鄉,何人對。
唐代·晁補之的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之的詩(759篇) 〕
元代:
凌云翰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雲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宋代:
趙鼎
花飛便覺春容減,一陣狂風滿地紅。可惜馀芳留不得,夜深人靜月朦朧。
花飛便覺春容減,一陣狂風滿地紅??上р欧剂舨坏?,夜深人靜月朦朧。
明代:
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明代:
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
馮其庸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
趙文漪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
游六藝,列三公。童顏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
遊六藝,列三公。童顔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