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大石標(biāo)韻)
感皇恩(大石標(biāo)韻)。宋代。周邦彥。 露柳好風(fēng)標(biāo),嬌鶯能語。獨占春光最多處。淺嚬輕笑,未肯等閑分付。為誰心子里,長長苦。洞房見說,云深無路。憑仗青鸞道情素。酒空歌斷,又被濤江催去。怎奈向、言不盡,愁無數(shù)。
[宋代]:周邦彥
露柳好風(fēng)標(biāo),嬌鶯能語。獨占春光最多處。淺嚬輕笑,未肯等閑分付。為誰心子里,長長苦。
洞房見說,云深無路。憑仗青鸞道情素。酒空歌斷,又被濤江催去。怎奈向、言不盡,愁無數(shù)。
露柳好風(fēng)標(biāo),嬌鶯能語。獨占春光最多處。淺嚬輕笑,未肯等閑分付。為誰心子裡,長長苦。
洞房見說,雲(yún)深無路。憑仗青鸞道情素。酒空歌斷,又被濤江催去。怎奈向、言不盡,愁無數(shù)。
唐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xué)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jǐn)嚴(yán)。語言典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 周邦彥的詩(286篇) 〕
:
趙善括
藺璧雖期復(fù),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藺璧雖期複,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宋代:
黃庭堅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宋代:
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
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
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
唐代:
李端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宋代:
釋慧空
空王子之空而靈,拈起缽飯忘了羹。
一生看經(jīng)不識字,總十二部為一句。
空王子之空而靈,拈起缽飯忘了羹。
一生看經(jīng)不識字,總十二部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