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雨夜寄子珍
高陽臺 雨夜寄子珍。清代。樊增祥。 暗草棲螢,香巢絮燕,嫩涼初潤琴弦。消盡年光,費伊幾縷壚煙。一春不聽西堂雨,問今宵、夢到誰邊。最凄然、水上青荷,枝上紅鵑。美人可是青天月,祇一重簾押,隔斷嬋娟。何況新來,萬重又隔蓬山。回文玉簟涼如水,剩殘釭、冷照無眠。有誰憐、玉漏沈沈,自寫銀箋。
[清代]:樊增祥
暗草棲螢,香巢絮燕,嫩涼初潤琴弦。消盡年光,費伊幾縷壚煙。
一春不聽西堂雨,問今宵、夢到誰邊。最凄然、水上青荷,枝上紅鵑。
美人可是青天月,祇一重簾押,隔斷嬋娟。何況新來,萬重又隔蓬山。
回文玉簟涼如水,剩殘釭、冷照無眠。有誰憐、玉漏沈沈,自寫銀箋。
暗草棲螢,香巢絮燕,嫩涼初潤琴弦。消盡年光,費伊幾縷壚煙。
一春不聽西堂雨,問今宵、夢到誰邊。最凄然、水上青荷,枝上紅鵑。
美人可是青天月,祇一重簾押,隔斷嬋娟。何況新來,萬重又隔蓬山。
回文玉簟涼如水,剩殘釭、冷照無眠。有誰憐、玉漏沈沈,自寫銀箋。
唐代·樊增祥的簡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xué)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jìn)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hù)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fā),避居滬上。袁世凱執(zhí)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xué)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chǎn)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詩(419篇) 〕
近代:
朱青長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yuǎn),怕問蓬山第二峰。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雲(yún)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yuǎn),怕問蓬山第二峰。
唐代:
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明代:
朱應(yīng)登
名山隔歲與心期,古寺經(jīng)過再賦詩。僮仆解裝先藉草,主僧留客旋烹葵。
泉鳴澗壑秋生駛,樹隱房櫳日上遲。豈獨有緣參法界,同行吏部共襟期。
名山隔歲與心期,古寺經(jīng)過再賦詩。僮仆解裝先藉草,主僧留客旋烹葵。
泉鳴澗壑秋生駛,樹隱房櫳日上遲。豈獨有緣參法界,同行吏部共襟期。
元代:
周巽
驚風(fēng)開繡幕,新月照羅幃。玉樹鳴清籟,珠簾捲素輝。
砧聲敲杵急,燈燼落花微。今夜思君夢,應(yīng)隨黃鵠飛。
驚風(fēng)開繡幕,新月照羅幃。玉樹鳴清籟,珠簾捲素輝。
砧聲敲杵急,燈燼落花微。今夜思君夢,應(yīng)隨黃鵠飛。
明代:
李之世
黃云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
黃雲(yún)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