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即席和李潼川_韻)
水調歌頭(即席和李潼川_韻)。宋代。魏了翁。 清燕臥霜角,月魄幾回哉。一聲云雁清叫,推枕賦歸來。流水落花去路,畫象棠陰陳跡,霄觀傍樓臺。別憶入梅艷,愁色上田萊。記來時,驚列缺,走吳回。人間都失匕箸,老婢亦驚猜。匹馬曉風鞭袖,孤堞暮煙烽柝,揮卻掛蛇杯。不負此邦去,笑只也應開。
[宋代]:魏了翁
清燕臥霜角,月魄幾回哉。一聲云雁清叫,推枕賦歸來。流水落花去路,畫象棠陰陳跡,霄觀傍樓臺。別憶入梅艷,愁色上田萊。
記來時,驚列缺,走吳回。人間都失匕箸,老婢亦驚猜。匹馬曉風鞭袖,孤堞暮煙烽柝,揮卻掛蛇杯。不負此邦去,笑只也應開。
清燕臥霜角,月魄幾回哉。一聲雲雁清叫,推枕賦歸來。流水落花去路,畫象棠陰陳跡,霄觀傍樓臺。別憶入梅豔,愁色上田萊。
記來時,驚列缺,走吳回。人間都失匕箸,老婢亦驚猜。匹馬曉風鞭袖,孤堞暮煙烽柝,揮卻掛蛇杯。不負此邦去,笑隻也應開。
唐代·魏了翁的簡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 魏了翁的詩(675篇) 〕
元代:
葉颙
丈夫生世六尺軀,饑餐渴飲當及期。目觀鼻嗅耳司聽,各職乃事爾勿離。
喜怒哀樂無妄施,威賞之柄不倒持。雍容進退動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隨。
丈夫生世六尺軀,饑餐渴飲當及期。目觀鼻嗅耳司聽,各職乃事爾勿離。
喜怒哀樂無妄施,威賞之柄不倒持。雍容進退動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隨。
:
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清代:
顧炎武
閏位窮元季,真符啟圣人。九州殊夏裔,萬古肇君臣。
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鄰。卜年乘王氣,定鼎屬休辰。
閏位窮元季,真符啟聖人。九州殊夏裔,萬古肇君臣。
武德三王後,文思二帝鄰。蔔年乘王氣,定鼎屬休辰。
近代:
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
祗河岳,還如故。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雲蕭史同朝暮。霸業久隨塵,問鹹陽、可憐焦土。
祗河嶽,還如故。